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9期 ID: 156135

[ 李虹 文选 ]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

◇ 李虹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就强,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就弱。”因此家长必须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
  1.家长必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识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大多数父母总担心孩子年纪小,事情做不好,于是什么都不让做,长此以往孩子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抛弃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思想观念。在家庭中必须重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要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做一些里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洗水果,摆放餐桌,收拾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等,做完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而对一些孩子不会做的、做不好的事情,家长需要耐心地指教,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2.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在幼儿园里,每次活动前,笔者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玩具玩过后一定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结果笔者发现有的孩子能够把玩具整齐的摆放在原地方,有的孩子还没收拾完就走了,有的干脆不收拾。为此我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能够收拾好玩具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某某小朋友做事有始有终、有责任心,是个好孩子; 某某小朋友做的不够好,还需要加油,争取在以后做一个好孩子。这样使得表现好的孩子积极性大大提高外,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收拾、整理好玩具。经过一段时间的正面教育,大多数孩子在活动结束后,能够自觉的把玩具收拾好,整齐地摆放在原处。
  这启示我们: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在家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让孩子洗水果,摆放餐桌,收拾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等,来培养其责任心,做得好时及时表扬,做得不好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鼓励,长期的坚持会形成良好的责任心。
  3.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我经常注意到:幼儿刚刚入园时,一时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那么多的小朋友,表现出胆怯,很多幼儿怕其父母离开而哭闹着,要家长陪,此情此景真有“生死离别”之感。对此我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抱抱他/她,并劝说在幼儿园里老师也和妈妈一样陪你们一起玩游戏、一起画画、还一起学知识呢。在我的哄劝下家长才得以脱身离去。在户外活动时,这些幼儿也不敢玩大型玩具,为帮助他们克服胆怯、惧怕的心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通过“牵山羊”、“骑木马”、“学做解放军”、“滑滑梯”、“走独木桥”等游戏,培养其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品格,让其树立自信心。
  在绘画课堂内,我发现一些孩子不大胆、不自信,比如有的孩子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满意,有的孩子总是说“老师,我不会画,画不好”,有的孩子迟迟不动笔,为此我在讲解绘画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对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当他们大胆地去画时,我投去赞许的目光,并鼓励他们:你画得很好,再加进你的想法就更好了。当孩子止步不前时,我鼓励他们:大胆地画,画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大胆去画,慢慢会画好的。并且我关注着每个孩子的绘画情况,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指导和鼓励,在课后把他们的作品都展示在作品展示栏里,对绘画的过程和画的优缺点都详尽地进行评价,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进步中慢慢树立起来。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的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以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李虹,教师,现居甘肃临洮。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