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9期 ID: 156095

[ 毛焕嫦 文选 ]   

小组合作学习与学困生转化

◇ 毛焕嫦

  内容摘要:如何帮助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英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新课题,而且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困生 转化
  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合作学习已在各地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像我校这样基础比较差的中学,要简单、轻松地把合作学习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英语整体水平较差,英语学困生占多数的班级而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帮助学困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英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新课题,而且对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困生的人数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组建优化的学习小组
  心理学家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所以英语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形成一个既具有差异,又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集体,让小组每位成员都有参与进步的机会,都有体验成功的空间,都有良好协作的心态。
  (1)英语学习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兴趣有新鲜感,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4)小组活动座位的安排可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在课堂上,那要根据合作的内容不同采取T字型、环型、面对面型、扇型等的座位方式;如果在课外,则采用自由灵活的方式,不拘泥于固定模式。
  二.转变教师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不是语言的输出者,而是语言的引领者或者督导者。他们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这些任务可以调动学生间的沟通,协调整个班级进行很好的沟通。所有步骤完成之后,一堂合作学习的课程就可以开始。但作为指导者,教师不应听任学生自流,必须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要密切地观察学生以保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使他们的潜在的知识清晰起来,并详细的表述出来。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要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合作内容至关重要。据笔者调查,事实上不少学困生也想参与英语学习,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坏习惯,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因此他们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要把学困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内容的安排也是个关键。如何处理内容,让学困生更容易更有信心参与活动,笔者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学困生基础比较差,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学习内容必须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合作学习内容。
  2、把内容简单化。
  对于学困生占多数的班级而言,合作内容太难将会使得合作学习难以进行下去。这也就意味着要把内容简单化。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如电脑、电视机、投影仪、VCD、录像机等提供更多更细的参考信息,帮助理解合作内容。再者,教师的语言要简单明了。此外,教师可以给出例子、句型、相关词汇等帮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毛焕嫦,教师,现居广东博罗。

小组合作学习与学困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