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根据文本中项羽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分析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3、性格即命运,通过作品人物性格、形象的分析,受到有益的人生教育。
教学形式:
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互相辩驳,激活思维,深入思考,全面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训练学生自主、自由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
1、利用一节课时间疏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布置辩题:你认为项羽是否是真英雄?自由组成正反方阵,各推举三名辩手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可再次选择正反方阵,并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
3、教师主持辩论,宣布辩论规则,组织最佳辩手评选,布置课后练习。
4、下面所列为正反方的基本观点,基本论辩思路,辩论中如有新的观点可肯定鼓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宣布规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高度赞扬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认为要吸取项羽覆灭的历史教训,不可沽名钓誉,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千百年来,后人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评价有有誉有毁,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血性柔情,有人说他冷血残忍;有人赞他骁勇善战,有人责他有勇无谋;有人赞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有人贬他貌似坚强,实则脆弱。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你认为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还是有勇无谋的狗熊?是有情有义的霸王,还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勇猛刚烈的伟丈夫,还是好勇斗狠的鲁莽夫?让我们根据《项羽之死》中描写的三个场景,来分析其语言、动作、神态等,然后发表你的看法。认为项羽是英雄的同学为正方,否认项羽是英雄的为反方。每个方阵中一个同学为主辩,两个同学为副辩,方阵中的同学可作补充发言,在辩论的过程中还可改变自己的观点,自由选择方阵,每个同学发言不超过两分钟。准备好了吗?下面掌声有请辩手上场。
二.出示场景:垓下之围(一个同学举牌走过讲台)
正方:我认为项羽是一个多情善感的英雄。这一段是著名的“霸王别姬”,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的英雄形象。首先正面描写项羽的悲歌和泪水。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悲壮哀婉的《垓下歌》,慨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英雄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然后还写到了“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随从的将士都哭了,一个“莫能仰视”的“能”字写尽了将士们的不忍之心,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
反方:我认为项羽是一个无谋寡恩的好色之徒。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被汉军及诸侯兵围困数重,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身陷绝境,有谋怎会如此惨败,无谋证据之一;夜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失色,认为楚地尽失,逃无藏身之地,中了张良的动摇瓦解军心之计,无谋证据之二;在生死存亡之际,军心动摇之时,不去激励感奋将士,不作破釜沉舟之一搏,不思实施突围之策,而是闻而惊,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一副束手无策之状,一种方寸全乱之态,无谋证据之三。项羽哭自己力大无穷,英才盖世——自恋又自负,哭自己时运不济,哭自己的乌骓马,哭幸从的美虞姬,不哭食不果腹的将士,不责寡谋无断的自己,不聚贤能之臣共商绝境求生退敌之策,生死存亡之际竟有美人随军,可见其自负、无谋、寡恩,好色。
……
主持人:双方各讲理由,辩论激烈!现在同意正方观点的请坐正方方阵。同意反方观点的请坐反方方阵。方阵中的同学可用一两句话陈述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转入第二个场景的辩论。
三.出示场景:东城快战(一个同学举牌走过讲台)
正方:我认为项羽是一个勇冠三军的英雄。面对刘邦、韩信、英布统率的数十万大军,面对包围得如铁桶似的十面埋伏,面对戟林箭雨、层层险恶,项羽率领部下八百余人,成功突围,平明汉军才发觉,这是何等的神勇!在剩下二十八骑的情况下,面对数千精锐骑兵,项羽无所畏惧,痛快淋漓打仗,如入无人之境,为部下溃围、斩将、刈旗,视敌方如草芥,这是何等的神武!瞋目叱追将,吓得敌方退避数里,无敢撄其锋,这是何等神威!
反方:我认为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将在谋不在勇,帅在智不在斗。项羽好勇斗狠,杀人如麻,凶残暴虐,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民心尽失,所以老农骗他!项羽心中只有美人,没有将士,只认为自己行,不知礼贤下士,不明依靠贤能之人,所以将士背叛他,项羽纯粹单打独斗,是一介独夫!势不可用尽,力不可用光,项羽只凭血气之勇,只图一时痛快,不知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不明迅速逃离险境以图光复大业,在部下面前唯恐失去不会打仗的面子,念念不忘“天之忘我,非战之罪”以推卸责任,不自省过失,不审时度势实施战略退却,不保存实力图谋东山再起,虽勇猛而不能扭转战局,虽痛快而忘记复仇兴国大任,这是莽夫所为!
主持人:神勇、神武、神威,“三神”将军,还是不计后果、只图痛快的独夫、匹夫、莽夫的三“夫”将军呢?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现在同意正方观点的请坐正方方阵。同意反方观点的请坐反方方阵。方阵中的同学可用一两句话陈述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转入第三个场景的辩论。
四.出示场景:乌江自刎(一个同学举牌走过讲台)
正方: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我真想为你痛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过江就是生存,不过江就是死亡;过江还是威风八面的江东王,不过江瞬间就在刀下亡;过江突围的目标即将实现,不过江血染乌江魂游冥乡!生,人人所想,死,人人所恶!在生死荣辱面前,一个“笑”字,充分反映其内心世界,这是欲哭无泪的哭,这是悲痛至极的哭,他想到英勇战死杀场的八千子弟兵,岂能忍辱偷生?他想到支持他抗秦踊跃送子弟的江东父老,怎不羞愧无颜?他心系苍生,不愿渡江让百姓再遭战争荼毒。他情愿追随八千子弟而去,他毅然决然选择有尊严地死!赐马亭长,他心地仁善,不愿战马无辜死;赠头故人,他视死如归,不屑投降辱尊严;他仰天长啸,风云为之变色;他驰骋杀场,敌手心胆俱寒;他凄惨一笑,日月为之动容;他血洒乌江,江水为之悲鸣呜咽!呜呼哀哉,英雄已矣,英气长存,雄名永在!死则死矣,死得其所!
反方:项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我真想为你长叹!项羽走上末路完全是他刚愎自用,逞强好斗的下场!咎由自取,死尚未悟!在敌强我弱之时,不能硬拼而要善于保存实力,要迅速逃离险境以积蓄力量。而他剩下二十八骑还一味快战,好勇斗狠,既葬送自己身经百战的精英弟兄,最终也葬送勇冠三军的自己。其实惨败一次又何妨,他就是受不住打击;三十余岁的黄金时代完全可以从头再来,他就是输不起!成吉思汗败得最惨的时候,只剩下十三人,但最终建立了横跨欧亚非强大的元大帝国;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撤退弹丸之地井冈山,但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建立新中国。而项羽一次受围就醉歌,一场惨败就崩溃,一次受辱就自刎,不能承受一点沉重的打击,未免太脆弱不坚了!如果他以爱战马之心爱天下之百姓,惜虞美人之心惜天下之女子,疼八千子弟之心疼天下人之子弟,重己之身重天下之贤才,何至于宠爱的女人不能保,疼爱的战马不能骑,心爱的八千子弟无一人还,眷恋的锦绣河山沦陷他人之手的悲惨结局呢?
主持人:今天这节课正反双方,各抒己见,辩论激烈,大家能积极参与,踊跃参加。项羽这个人物应该如何看待,可以说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方阵中的同学可用一句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让我们来数一下各个方阵的人数。
主持人:司马迁写史遵循实录精神,“爱而知其媸,憎而知其美”,生动形象地表现项羽性格丰富性,因此后人评价就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参加辩论后你又是怎样看的呢?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项羽》的文章,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谈一谈自己的人生感悟。现在我们来评一评今天的最佳辩手。
刘伟,教师,现居湖南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