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祥林嫂实际上是被她婆婆卖了的,婆家按理是不能随意卖儿媳妇的,休儿媳妇就要有理由,卖就更不用说了。从小说本身内容来分析,祥林嫂比丈夫大十岁,这样的婚姻不正常,她可能是婆家买了的,又被婆家卖了;文中没有提她的娘家,无娘家的女子任人摆布;她在祥林家没有孩子,婆家又穷,卖她就更可能了。
关键词:祥林嫂 被卖 原因
《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被毁灭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在夫权、族权、神权的压迫下走向死亡。她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是第一任丈夫祥林的死,第二个人生转折点是被迫嫁给贺老六。其实,说是嫁,不如说是被她婆婆以八十千钱卖给了贺老六。那么祥林嫂怎么被卖了的呢?是不是婆婆的一句话就可以将祥林嫂卖掉?换句话说,那时候妇女再嫁婆婆能说了算?
谁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妇女没有地位,处于附庸的地位,要遵从“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要听从别人安排,自己的命运由别人当家。但妇女也不至于被随意卖掉。书上经常有父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的。儿媳妇能随意卖吗?古代有“七出之条”,不同朝代的说法不同,内容基本一致,如清代是:无子、不事舅姑、淫僻、嫉妒、恶疾、多言舌、盗窃。妇女犯有所列的七种错误之一就要被休了,这就是说婆家是不能随意休了儿媳妇的,要休需要有理由。古代定好的婚姻,也不是说退就可以随便退的,有时还需官府定案判决。戏文中有因嫌贫爱富而退婚的,到官府打官司的情节,往往嫌贫爱富的一方败诉。
作者是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不能是随便乱写的,小说明白写着祥林嫂被婆婆换了八十千钱,强迫她嫁给了贺老六的。那么,我们从小说本身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呢?
首先,祥林嫂比丈夫大十岁,这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不大正常的婚姻,除了极个别地区有特殊风俗的情况外,一般男子娶媳妇不娶大这么多的女子,不是现在时兴的“姐弟恋”。女的比男的大两三岁还算正常,人常说: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四无意思,女大五如老母。这大十岁就不正常了。从这不正常的婚姻我们可以推出什么呢?从文中看祥林家不是富贵之家,是穷人家,祥林嫂是不是祥林家买的童养媳,是祥林嫂娘家穷极了,把她卖给人家的?人家若是买来的,再转卖了,也是正常的。若是这样,祥林嫂一再被卖,命不由己,想守寡都不能够,确实是吃人的社会下的悲剧小人物。
其次,小说中只字未提祥林嫂娘家人。女子出嫁后,娘家就是避风港、后台老板了。女子在婆家的地位待遇,与娘家的境况有直接关系。“闺女活到九十九,留着爷娘作后手”,娘家的兄弟、侄子时时会为出嫁的闺女出头、撑腰的。书上戏文中都有女的在婆家受气,或不正常死亡,娘家的兄弟到婆家大闹或到官府告状的。又如《绿野仙踪》中有大财主周通之子周琏要另娶乔惠娘为继室,而乔家提出不能做妾,这时周家需要征得周琏前妻娘家同意才可以娶乔惠娘。周家拿了一千两银子给周琏前妻的父亲何其仁,何其仁同意周家可以娶,并立了字据。这样周琏才能降低前妻的地位,正式娶乔惠娘,和前妻平起平坐。这时的祥林嫂都被卖了,他娘家人哪里去了?这也让我们思考一番。是不是她娘家人死完了,连亲族的人都没有了,没有人为她出头撑腰,或是她本来不是此地人,是父母把她卖到祥林家之后就远走他乡了?这些都等于祥林嫂没有娘家人了。没有娘家人的女人命好苦啊。这时的祥林嫂只好任由婆家摆布了。这样祥林嫂被卖、被逼嫁也就必然了,也无人过问了。
第三,祥林嫂与祥林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妇女是没有根基的。祥林死了,又没有孩子,祥林嫂在穷婆家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又是穷人家,也难讲什么守节了,再若是买来的,婆婆卖了她,换钱给二儿子娶媳妇,也就顺理成章了。假想一下,若祥林嫂年纪轻,她婆婆说不定叫她嫁给她小叔子算了。
这些是我们从小说本身得知的一些信息。祥林嫂被卖是必然命运,无夫、无子、无娘家,又可能是被买来的,再被卖了就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了,想卖给谁、怎么卖都不会有人过问了。夫权、族权在祥林嫂身上大过天了,总之,封建礼教、贫穷落后是祥林嫂被卖来卖去的根源,丑恶的封建制度下“三从四德”的巨石压垮了了祥林嫂做人的脊梁,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被卖来卖去,遭受世人的冷眼与嘲弄,封建巨石下压着祥林嫂屈辱的魂灵。
李玉玲,教师,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