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9期 ID: 156130

[ 许娟茹 文选 ]   

我们一起演奏美妙和谐的教育乐章

◇ 许娟茹

  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和学校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良好的沟通是搭建家校联系的彩虹,有利于强化家校关系,增强家校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尊重,让家校教育产生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尊重家长,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家长们由于工作忙的原因或者其本身就忽视家庭教育的原因,他们常常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的智力其实挺好,平时认真做作业时要不就找个课余作业辅导班,让辅导老师来管。他们这种一脚踢的做法常常令我们苦恼不已。在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其实孩子的智力还不错,只是家长平时太忙,什么也不管,所以放任自由发展。后来有次我听家长来接孩子时说自己是择校进来的,觉得自己户籍所在的学校和老师不好,所以到我们学校准确率还挺高,再告诉他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得不好,特别是读的方面,因为没有很好地完成,以致于到学校后跟不上同学,并且委婉地和家长说,低年级打好基础是关键,既然家长选择了我们的学校,那说明家长重视孩子,想要孩子学有所成,一年级的孩子自制能力弱,如果作业什么的都不闻不问的话,就会明显落后于别人,并且主动提出,在学校的时候我多关注和辅导一下他家孩子,希望她也一起抓好在家的作业。这样一说,家长可能意识到了自己择校的本意,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孩子的家庭作业真的被重视了起来。
  二.搭建交流平台,让家长引领家长关心教育
  调查中显示,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教育方法。我想:单纯的靠老师说教,家长们不一定愿意接受。也许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家长们更愿意接受。我利用校讯通组建了班级博客圈,这成了我和孩子,和家长交流的一个平台。家长们通过浏览我的一篇篇博文,了解了班级管理策略和教学动态,从而更加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群策群力管理班级;我通过浏览孩子们一篇篇口述日记和家长们一篇篇教育心得,了解了孩子的心声,了解了家长的教育方法,从而因材施教,指点方法,更有效地管理班级;家长们通过浏览彼此的博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变不良心态,调整育儿方法,从而更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健康、全面发展。大部分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努力下,进步很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评选“优秀家长”,学生引领家长共同成长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请学生给家长打分,评选“好爸爸好妈妈”,评选要求是“两不两要”即父母不吵架,不打麻将;要多和孩子游玩、交流,多和孩子一起读书。经常有学生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昨天我妈妈要去玩麻将,被我管住了,我让她陪我一起看书,她同意了。”“老师,我老爸现在不骂我了,我表现好,他就带我去骑单车,我好高兴啊!”也时常会有家长把自己教育子女的得失、感想写下来发给我,有家长和我反映孩子在家的优秀表现。在学生的督促,老师的鼓励,家长的努力下,我们的“家教金点子”越积越多,“优秀家长”也层出不穷。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学生在家的温馨幸福,感受到了学生在家的健康快乐,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
  经过引领,家长们逐渐走进了教育。讲究教育方法的多了,简单粗暴的少了;主动关心孩子、班级的多了,不闻不问的少了;家校交流多了,互相抱怨的少了;家校达成一致的多了,发生分歧的少了。家校志同道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合奏出越来越和谐美妙的教育乐章。
  
  许娟茹,教师,现居河南三门峡。

我们一起演奏美妙和谐的教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