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只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运行。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市场经济;重要性
一、三代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毛泽东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3]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思想政治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全国人民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思想上、行为上自觉地排除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干扰和妨碍,保证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全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觉悟、智慧和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精神支柱的源泉,它能把握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教育群众正确处理劳动与报酬、奉献与获取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在生产劳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以突飞猛进、创造出大大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美霞(1973—),女,陕西榆林人,榆林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讲师,法学学士,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在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