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8期 ID: 153623

[ 叶欢月 文选 ]   

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叶欢月

  [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而中职对培养这些创新型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对中职教学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在工作之中作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主要是靠具有创新能力和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来实现的,而培养这类人并非任何教育都能起作用,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在中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教知识”转变为“教思维创新”。而中职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职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强、拥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但是目前中职教学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能力培养为辅;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一个人如果想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发展,首先就要对学习有着满腔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努力投入其中,才能学有所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但是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这其中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所以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
  二、创设情境,体验创新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一)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兴趣、好奇,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乐于发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因此,要在中职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持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首先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对学习端正的态度,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集体中的每个同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师生间平等、轻松愉快、亲切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直觉敏感、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和创造灵感,才能有所创新。
  (二)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验创新与实践
  创新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将学生提出的新建议、新想法付诸实践,让学生体验创新所得到的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可以对所创新的成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点,同时还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论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而参与之中的过程主要是先“听”,再“想”,其次去“实施”。所谓“听”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初步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所谓“想”就是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教学内容,从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然而所谓“实施”就要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付诸于实践之中,让实践来检验。
  (三)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观察、认识、思考问题。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要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打破思维定势。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对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与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中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培养出大批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创新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
  1.加强中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对产生新设想、新想法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新事物的创造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达到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化已有的实验内容、增加一些综合性实验内容,同时删除一些过时的实验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加强中职实习教学
  加强实习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石。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使学生重视过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己去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对于加强实习教学,主要是加强基本技能和综合实习,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着重抓住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专业技能训练的力度。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人文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方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只有树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才能发现和挖掘学生中蕴含的丰富的创造性潜能,只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教师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真正的投身于创新教育之中。创造性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只有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创新能力才得以形成与发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不但需要实践能手,同时还需要才高八斗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只有树立全新的中职教育教学思想,深入了解剖析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重实用性,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中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陆成裕.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广西工学院学
  报,2005(S2).
  [2]《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3]李岚清.李岚清谈素质教育[J].谈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4,5).
  [4]贾红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作者简介:叶欢月,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