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高度发展而又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志。因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具体事例进行阐述,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兴趣;能力培养;民主和谐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能够表现出超长的毅力和智慧。
首先,利用好课本资源,以课本中的名著教材为先导,先将学生引入名著的殿堂,极大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学了《景阳冈》、《草船借箭》,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学生深入地研究起名著当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研究作者如何处理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其次,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过去他们课外阅读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或召开读书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新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
再次,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三、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质疑是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体现。让学生质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只有质疑,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由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由会提问题到能提有质量的问题。比如从课题入手,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课,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其次,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我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培养语感,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既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朗读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初步理解课文需要读得正确流利;深入理解课文需要细细品读,在读中咀嚼,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语言特色;课文学完后需要赏读,读中内化吸收,有的课文做到熟读成诵。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意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读书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如:在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表现的是父子情深而且文章表现性比较强,在学习完课文后,可以进行表现性的朗读,我让学生表演这一课的课本剧,学生通过表演,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学生们不但表演生动而且朗读也令人感动,充分表现出父子情深。此外,还要把握住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一般在学习课文重点句或重点段落时进行朗读训练。在学习课文重点句或重点段落时,让学生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要让学生在有感情的品读中去领悟,去把握。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在讲完《普罗米修斯》一课后,我说:“在这篇课文中普罗米修斯,火神及大力神都很有善良,有正义感.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因为课文中的火神一点都没有正义感,他太胆小了,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分别总结出了这篇课文众神们的不同品质。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总之,自主学习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使真正的创新思维火花常开不败。
作者简介:王茜(1979—),小学一级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