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语语言交际中,模糊限制语被大量使用。从语用的角度可以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和缓和型两种。日语模糊限制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让语言更礼貌、得体,能增强语言的精确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分类;语用功能
一、引言
模糊限制语具有丰富的语义、语用功能。按雷柯夫Lakoff的定义,模糊限制语指的是那些“把事物弄得含糊不清,或把那些本来比较模糊的事物变得比较清楚的词语或起类似作用的话语结构。”(Lakoff,1972)。对日语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日语的内部特征,可以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进行交际。
对日语模糊限制语可以从语义、词性、结构和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语用的角度对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功能进行分析。
二、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从语用的角度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话语意义作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定出一个变动范围。变动型又分为:
1.程度变动型
程度变动型包括表示程度的ほとんど、たしか、とても、すこし、いささか、たいてい、ほぼ、ちょっと、できるだけ等。使一些接近正确又不确定是否完全正确的话语显得得体一些,使其话语避免产生武断,突出重点信息。
(1)「最近見かけませんでしたが、どうしたんですか。」
「三日ほど旅行していました。」
回答中就用了“ほど”(大约、左右)一词,就显得非常自然,将“三日”模糊化,突出了“旅行していました”这一重点信息。如果不用“ほど”,回答“三日間旅行していました。”这句话的重点就在“三日間”上了,而不是在“旅行していました”,会让人觉得不自然。
2.范围变动型
范围变动型包括:ごろ、ぐらい、……でも……、……か……等等表达方式。这类模糊词语用来限制变动范围,让事物或事情的发展在一个范围内,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使说话人不必讲究实际情况与所说话语的接近程度。
(2)コーヒーでも飲みにいきませんか。
使用模糊限制语“でも”,给动作行为的对象限定了一个范围,首先,不是非喝咖啡不可,其次,当然也绝不会是吃的。
(3)電車は120キロぐらいのスピードで走っている。
说话人使用了“ぐらい”是不想把数字说的太具体,让听话人在这个范围内理解事物。
(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一般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只表示说话人对话题内容直接作主观推测,或者提出客观依据,对话题作间接的评估,不是指说话者本人的推测或猜疑,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从而间接的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且使说话的语气趋于缓和。缓和型的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直接缓和型
直接缓和型是指……と思う、……と感じる、……と信じる、……ようだ、……らしい、……かもしれない、おそらく、たぶん、でしょう等等这一类用语,表明说话人对某事所作的直接猜测,或者说话人对某事持怀疑的态度。
(4)「明日、東京は晴れときどき曇りでしょう。埼玉は曇り一時雨でしょう。」
这是日语播音员在播报天气预报时常说的话。而不说“明日、東京は晴れときどき曇りです。埼玉は曇り一時雨です。”因为无论气象观测如何准确,但“天有不测风云”,用模糊限制语“でしょう”有效地避免了武断,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1.间接缓和型
间接缓和型包括……そうだ(伝聞)、……ということだ、……と聞いている、……と言われている等,它不表示说话人本人的猜测或犹疑,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间接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
(5)これらは約400年前に始まったといわれている。
三、日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一)日语模糊限制语具有礼貌功能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们交际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模糊限制语的一个语用功能就是礼貌性,所谓的礼貌原则就是在清楚表达会话意思的前提下,避免强加于人,避免过于武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对对方造成伤害、失礼时,经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
(6)あなたは場所を間違ったん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
这句话通过“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绕了一个弯表达出了“你把地方弄错了”这个意思,从而显得委婉、没有了那种咄咄逼人或强加于人的感觉。
(二)日语模糊限制语具有精确性
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使话语更具有客观性、更精确、使话语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研究发现,科学论文和法律文件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也说明了模糊限制语的这一功能。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使得这些科学论文和法律文件更加严密,又避免过于武断。
(8)一般少年鑑別の求に応じた場合においては、できるだけ速やかに鑑別を行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上文的法律条款中,鉴别的时间不可能具体量化,因此使用“できるだけ(尽可能)”,反而使得话语更精确,更严密。
(9)おそらく風邪でしょう。取りあえず3日分の薬をあげますから、様子を見てください。
医生对病人的病症不完全肯定,所以使用了模糊限制语“おそらく”“ でしょう”, 当说话者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时,他有可能会使用某个模糊限制语来含糊其意,掩盖他的话语的不确定性。于是,模糊限制语便被赋予了这种心理上和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听话人来说就是一种客观性、信息的精确性。
(三)日语模糊限制语具有位相性
日语是一种具有男女差、等级差等位相性的语言。其实这种位相性也体现在模糊限制语上,这种位相性不是体现在男女、老少、上下级在所使用词汇的差别上,主要体现在男性和女姓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上。研究表明,女性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高于男性。在平时的交谈中女性大量的使用模糊限制语,表明了女性的谦虚、礼貌、谨慎处事的态度,反映出了在日本这个“男尊女卑”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当然,男人也同样使用模糊限制语,这尤其体现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上,如医生、科学工作者、律师等。另一方面,男性过多地或者不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会给人造成优柔寡断、怕担责任的印象。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可以掩饰或回避敏感性问题;而且还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精确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要恰当地使用,注意具体的交际情景,否则会导致会话含义模糊,造成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Lakoff G·Hedges.a study in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Linguistics Society Pa-pers.1972.
[2]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上海:外国语.1994.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邓高,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