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8期 ID: 153624

[ 段海霞 文选 ]   

浅谈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 段海霞

  [摘要]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视野,无私的奉献精神,前瞻的教育理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教研能力等。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素质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倡导和造就民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认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一一教师的素质应满足下列新要求: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具有吸引和感化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具备以下思想品德:思想进步一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事业心强一一具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治学严谨一一具有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热爱学生一一对全体学生全面负责,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人师表一一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严于律己,堪称学生表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必须具有豁达的心胸,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见解、思想与情感、价值观念等,倡导创造、允许失败、鼓励成功;能客观地理解学生,真诚、积极地与学生相处,能由表及里,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并能正确把握和控制自己。
  二、现代教育的理念
  现代化教育中,教育理念是教育物质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先导。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把能否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或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作为检验教育理念是否现代的标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使在教学中,也不仅仅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他们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好教学中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岗位自学,生存一天、学习一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给自己“充电”、“加油”,培育造血功能,营造好自身的造血系统,实现有“源头活水”,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灵活和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现代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方式必须丰富灵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教育对象,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选择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诸如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书教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运用精当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终生能受益”的效果。教学方式切忌华而不实,杜绝纯形式、无效果的“方式”。
  四、先进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录音机、电视机、投影机、计算机等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为突出。这些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时空、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快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了条件。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这些手段,充分利用这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助推着教师从“单纯道德说教”向“确立人格楷模”转变,从“灌输现成知识”向“共同建构知识”转变,从“提供标准答案”向“共同寻求新知识”转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善于创新,并和学生一道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
  五、较强的教研能力
  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敢于“扬弃”,对于所学专业要深入开展研究,成为“学者型”教师,而且要善于指导、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使教与学结合得更紧密,教学与研发融为一体,把自己培养成“专家型”的教师。教师还要能从平凡、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产生新的灵感,撞出新的火花,从重复的周期性的工作中发现新的乐趣,产生新的动力,增添科研热情。
  六、创新和服务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师既要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提供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又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变“管、盯、压”为“导、扶、放”,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当代的教师要树立教育者就是服务者的理念,由“引导、辅导、指导者”变为顾问和朋友,把自己的爱人之心、爱人之情倾注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做人、生存和健体等。
  
  作者简介:段海霞(1975—),女,河北故城人,专科,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