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8期 ID: 153562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 霍 良

  [摘要]本文阐述了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提出了二外日语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以及情境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情景认知理论;二外日语教学;遵循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景认知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是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又一重要研究取向。20世纪80年代末,情景认知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和语言一样,其组成部分都是对世界的索引。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因而,只有在丰富的社会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并正确、灵活地使用知识。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它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地得到运用和发展。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或文化中发生才有效。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引导学生进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的条条框框,其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二、情境教学法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前期工作
  外语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交往,也是师生感情、心理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首先我们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确立和保持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热情,主动,不仅要热情的解答学生的问题,而且要主动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惑和障碍,学生才会乐于与教师交流和沟通 ,教师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其次,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的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去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和宽容学生。再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是一个主角,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教师上课情绪高涨,充满活力,用热情的眼神去面对学生,学生情绪低沉时看着精神饱满的教师,也会精神兴奋起来 ,积极听讲,跟教师配合。因此,上课时如果教师的情绪不佳,学生情绪也会低沉下来,产生厌倦学习 ,或忽视学习的心理。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并通过自己的情绪来影响和调整好学生的情绪。
  (二)具体的应用措施
  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在其《民族心理学》和《语言》中断言:“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有感觉的成份。而最强有力的感觉就是由视觉和音响表象所引起的。”情境教学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境里,让学生在听看、对话、谈话和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日语,使学生在对语言材料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有意识识记,并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锻炼、强化、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与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活思维,从而加深理解学习材料,获得语感。
  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与所学内容相适宜的语言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首先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背景材料,使学生感悟情境,然后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启发、描述、渲染,使学生进入角色。 “情境”,作为具体场合的情景或景象,一般可分为视觉情境、听觉情境以及再现情境。视觉情景即发挥视觉功能,把情境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外语教学中幻灯、图片、录像、电影、多媒体等均属此类。听觉情境则是通过耳听来感觉情境,要借助于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功能。再现情境则是指通过自身的参与将所熟悉情境重新展现,多采取扮演戏剧等形式。在教学中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不断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1)借助直观,创设语言情境
  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形象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借助情境进行教学是创设日语语言情境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可采用的直观情境有图片、简笔画、实物、幻灯片、VCD等。如在讲授存在句型时候,可以将日本以及我国的一些著名的景点及其所在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或者将中日两国的一些特有的动物的分布用该动物的照片粘贴在相应的地图位置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其景,在学生兴致昂然,跃跃欲试时,教师再进行句型的详细讲解。这样设计教学,情境鲜明,印象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提高了句型的运用能力。
  (2)借助音乐,渲染语言情境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借助音乐语言,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在解释日本的传统艺术歌舞伎、能、落语等时,可用音乐来渲染情境,使得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体验日本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可紧紧抓住学生感情的动情点,从情入手,以精炼的语言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索取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运用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
  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是创设语言情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多媒体材料(如录音、投影、课件等)可以为学生创设日语语言情境,使学生似乎徜徉在日本的国度里感受日语语言文化,了解日本风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对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及其背后的独特文化底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日语的在来词汇“侘び”“寂”“粋”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词汇的中文意思,估计没有很明显的效果。针对这些日语中特有的词汇,可播放形成这些词汇的与日本人的独特审美意识相关的茶道、文学作品等音像资料,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这些词汇的由来,然后根据所看到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先行总结这些词汇的涵义,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得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日本国度中了解历史悠久的日本传统文化背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获得对于知识的感悟,这样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在这种情境中可以选用日本文学中的一些名家名篇,或者一些与学习的难易程度接近的电视电影等。内容的选择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包含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有特色的节庆活动、现代流行的话题、新闻时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扮演实际是一次再创造, 内容可以是由课文改编而来,也可以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内容,但不管是课文改编还是自编自演的内容必须由学生自己动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动脑筋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灵活运用日语写作技巧,变化原文中的人物,时态等,在写作中学生会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意语言的积累。表演可以是师生共同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也可以是学生们扮演角色。这种教学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扮演各种角色,教师的自我角色不在局限于单纯的讲授者 ,帮助者,不仅是学习的组织者,发起者,指导者,而且也是学习的参与者 ,评价者 ,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不过无论哪种形式,参与者都必须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身处地地去把握作品中的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必须进入角色,细细揣摩当时人物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每一丝心理波动,才能用丝丝入扣的感情、绘声绘色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动作将当时的场景再现出来。学生成为真正的日语学习的主动者,加强和提高了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也给教学注入了新内容,真正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
  三、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原则
  (一)忌本末倒置
  创造情境在教学中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 ,不是教学目的。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进行。实施情境教学手段不可过于牵强,不能单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有趣,浮于表面的过分渲染,忽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的培养。活动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教师要钻研教材,创设情境丰富的教材内容,或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情景教学能以境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境悟理,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体验情境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浑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通过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与教材相关的深刻思想内涵,使学生的认识更透彻。
  (二)忌局限学生思维要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
  情境教学切忌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种情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打破狭窄、单向、僵化的思维模式,在培养学生联想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上下功夫,把情境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情境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模拟和真实的情境中去认识语言、学习语言,克服死记硬背的现象,引导学生善于在不同的情境中利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方法和途径,经过分析和综合寻求正确答案。让他们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听、说、读、写技能,通过大脑的思维、观察、记忆、联想、想象和创造等认知活动,真正掌握日语运用能力。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学会”而是“会学”,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忌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有的外语学习环境限制了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训练,课堂上对语言准确性的强调,交际活动和自我表达机会的缺乏,都使学生在需要自然和灵活地运用语言时没有信心。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很有必要。外语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即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外语进行吸收和传递信息的交际活动。交际活动有听、说、读、写四种形式,是一个双向的言语交际过程,是听者、说者和读者、作者之间进行有意义的信息交流。任何运用语言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观察学生已在使用的方法,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引入课堂教学,提供练习及提高口语交际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置身于语言情景中,不仅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尽管情境认知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但它对二外日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已日渐突显。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不断地促进它的成熟,为培养复合型的高级外语人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洪璞 于学芹 情景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和拓展[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 10.
  [2]高锐 情景会话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鄢璐 浅谈日语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科技资讯,2006,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吉首大学2009年-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霍良(1975—),女,讲师,江苏省南通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