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使部分学生变得学习成绩差或行为习惯不良。要实现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后进生工作应常抓不懈。在工作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威信。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学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教师要常以“爱”字当头。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列.尼.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具有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热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实践证明,学生最敬重的是知识渊博、教学能力强而又热爱他们的教师。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心理失衡,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会使学生心灰意冷、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滋长其逆反心理。再次,教师要逐步树立自己的威信。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佩服及信任程度。教师应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为自己树立威信,充分利用威信效应来取得各种教育活动的高效益。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老师的教导,不断进步。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后进生仍有其自尊心,而且在这方面特别敏感。他们渴望老师、同学的理解与尊重。如果老师在公共场合对他们指责过多,甚至在公共场合挖苦讽刺,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逆反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就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感到自己还是有用的,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从而增加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差生的心理沟通过程中,要改变那种差生是“天生的坯子,造就的胎—不会变好的”的学生观。一方面,对后进生的期望、要求要适当,不要过高,让他们的进步过程容易一些;另一方面,真诚是打动人心的最有力的情感力量,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真诚是沟通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针对具体情况,我首先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常关心、帮助他们,肯定成绩,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矫正后进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学法辅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习惯差、不会学习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肩负起教学生“会学”的重要责任,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绝大多数后进生或者学习无目标,“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或者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或者依赖于外在压力,缺乏自觉性;或者习惯于死记硬背,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读”、“记”的能力,养成学习时“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利用班会课,请班上学习拔尖的同学,多次介绍学习经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在班上推行“一帮一”活动。
后进生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班集体中。通过班干部和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帮助来提高后进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是较为有效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一般是把优生和后进生排为邻桌,要求优生把帮助后进生作为自己的一项职责,在班上开展看谁帮助后进生进步大的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者,班上还给一定的奖励。通过活动,让优生明白自己所作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后进生下定决心,决不拖班上的后腿,要把学习搞好,为班集体争光。
五、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在表扬声中促其转化。
后进生同样希望老师、同学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予肯定、表扬,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是一般学生不易感受到的。如我班的何荣同学,学习成绩差,但尤其喜爱体育活动,在校运动会上,为我班拿了两个第一名,为此,我在班上表扬了他,给予加操行分的鼓励,并说:“如果何荣同学能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在学习方面就更好了。”他很高兴,同学们为他鼓掌,并投去赞许的目光,他也逐步树立起争取进步的信心。
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采取多同家长交换学生学习情况,每周不定时对后进生个别辅导等方法。
通过以上实践,多数后进生有了较大的进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常说,后进生最尊敬老师。我相信: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
作者简介:陈惠莲(1969—),女,大学本科,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御河路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