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293

[ 杨瑞强 文选 ]   

高职篮球运动教育中的基本功教学探微

◇ 杨瑞强

  [摘要]本文在概述高职篮球教育中篮球基本功教学一般含义的基础上,简述地借鉴了中外一般的篮球训练方面的辩证思路,并就高职篮球基本功教学过程中的微观训练方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职;篮球运动;基本功;教学;训练
  
  就一般而言,一个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离不开该学员的兴趣爱好、篮球基本功、健康状况、篮球意识及其综合协调能力。而无论怎么说,一位高职篮球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在不断改革片面追求命中率等训练的过程中,在遵循篮球运动规律和教学训练原则的基础上,回归性地夯实篮球基本功的教学,努力地创新篮球教学模式,坚实地奠定高职学员篮球运动水平提高的基础。
  一、篮球基本功的一般概述
  (一)含义理解
  尽管国内外学者抑或是运动专家在对篮球基本功含义的理解问题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其所具有的一致性看法无外乎:篮球的基本功即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必须首先学习、获得和运用的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技能技巧;从整个篮球运动的宏观角度考察,篮球的基本功包括技能技巧要素、 战略战术要素、生理心理要素等;从篮球运动所依附的微观载体考察,篮球的基本功包括手脚腰胯和视野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因素。
  (二)内容了解
  从整个篮球运动的宏观角度考察,高职篮球的基本功中的技能技巧要素是指高职运动员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规则与要领,包括传球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抢篮板球,防守进攻、抢球打球和断球移动等;战略战术要素是指要求高职运动员熟练掌握个人运动战术以及与本队人员的配合战术,包括进攻和防守;生理心理要素是指篮球运动员的速度、弹跳、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等心理自我调节内力。
  二、高职篮球教育中基本功训练的辩证思路借鉴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诸如谭朕斌和许博的篮球训练专著等不难看出,高职篮球基本功的训练如果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来考察的话都是属于一个有机的训练系统:
  其一,高职篮球技能技巧训练。移动训练包括起动、各种跑、急停、滑步、转身、跳、碎步、交叉步与攻击步等;持球突破训练包括原地持球突破等;传接球训练包括原地、行进间、配合、扩大视野与对抗性传接球等;运球训练包括原地、行进间与突破组合练习运球等;投篮训练包括原地、行进间与跳起投篮等;抢篮板球训练包括队员抢位与对抗中抢篮板球等;个人防守包括防守无球与有球队员等。其二,高职篮球战略战术训练。快攻与防守快攻训练包括快攻战术与防守快攻;基础配合包括进攻与防守配合等;攻守转换练习包括攻转守脚步、运防攻转守、篮板球攻转守等训练。其三,高职运动员生理心理素质训练。生理体能训练含专项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灵敏与柔韧素质等;心理训练含竞争、果敢、抗挫折与协调性心理等。
  三、高职篮球教育中基本功训练的微观教学探析
  从高职篮球教育的实践来考察,高职篮球运动员只有苦练基本功,才能达到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功效:命中率准确,控、传球能力与弹跳能力非凡。为此,高职篮球体育教学应力求凸显基本功的训练在其竞技中的基础价值。
  (一)强化技能技巧的基本功教学
  要坚持一切从篮球教学的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学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训练。要从篮球运动的准备活动做起,增加手感动作技术的教学内容,发展手指与腕的力量、灵敏以及柔韧等素质的训练,如抖腕、手指拨球、小臂旋转;增加弹跳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如半蹲跳、纵跳与脚尖跳等。从篮球运动的最基本技能即传接球技术教学开始狠抓,夯实胸前传球、击地传球、头上传球等基本要领,不断强化在跑动、快攻推进、长传跟进、掩护与策应配合特殊条件下的传接球训练,增加传球技术的二人练习比重;狠抓投篮技术教学,不断强化训练单手原地,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或跳投;狠抓运球技术教学,加强训练原地、手指、行走运球等;增加个人控球训练,减少投篮教学为主的比重;狠抓持球突破、抢蓝板球与防守技术教学。
  (二)强化战略战术的基本功教学
  要学会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实践中锤炼强大;要增加模拟对抗;增加“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切磋机会。要求学员确实明确地掌握配合的内涵外延、时间地点情形等的条件选择、动作的协同和应变等;增加和提高虚假动作与移动摆脱战术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对于防守战略战术,要加强防守基础配合,或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全场区域紧逼等方法的训练以及交换、穿过、绕过、挤过等具体方法的训练。学会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控制或破坏对方队员之间的联系或习惯配合。
  (三)强化生理心理的基本功教学
  要强健体能体魄。高职篮球教学应努力全面提高学员的手、脚、腰、胯与视野等方面的身体体能素质,要求四肢灵敏协调、身体柔韧性能好,弹跳能力佳等。为此,要加强学员的手对篮球的控制力与灵活性训练;加强学员在移动身体重心(蹬地、转身)与变速变向时脚步的控制能力训练;加强学员在控制身体平衡与影响身体重心转移时的腰部能力训练;加强学员运用余光观察的视野能力训练。从而达到身体的。同时,需要通过爬山涉水行军等途径大力培养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如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的耐力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高度协调的意识以及灵敏的思维与强大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篮球水平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罗海军等,“对中美两国篮球书籍技术体系和内容的比较”,载《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谭朕斌,《美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方法250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3]许博,《现代篮球训练方法1400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
  
  作者简介:杨瑞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篮球运动教育中的基本功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