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285

[ 张奎宝 文选 ]   

《那树》教学设计

◇ 张奎宝

  教学目标:
  1、了解那树的品质、特点及其不幸命运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品质及其不幸命运。
  2、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故事
  2、体会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2、朗读课文,查工具书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把我们居住的星球称为绿色家园,这是因为站立在地球上的最大生命群体是森林,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点缀着我们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木倒在了人的刀斧电锯之下。台湾作家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命运慨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散文《那树》。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王鼎钧,1925年生,山东临沂人。日本侵华期间山东沦陷,离家作流亡学生,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形成写作动机及早期作品内容。已出版《情人眼》、《碎琉璃》、《左心房漩涡》等散文十四种,被誉为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佝偻(g€"恥 l€髐)
  倒坍(d€#3o t€"Dn)
  荫庇(y€靚 b€欤?
  嚼碎(ji€醥 su€?
   紊乱(w€"^n lu€鄋)
  虬须(qi€?x€"?
  引颈受戮(y€#5n j€#5ng sh€騯 l€?
  星临万户(x€"nng l€韓 w€鄋 h€?
  周道如砥(zh€"恥 d€鄌 r€?d€#5)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请你概述一下那树的故事?
  (2)请你以“那是一棵——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和特点。
  学生读课文思考后,同桌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思考研讨结果,对语言表达清楚,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能紧扣文章内容的学生予以表扬。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以及初步理解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3、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树是自然界中的强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树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给我们送来了绿荫和心神的安慰,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的生物都要为人类让路,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了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
  四、品味语言,重点研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四人结成学习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再相互交流讨论)
  (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2)请用曲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2、交流学习成果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组来说一说讨论的成果。
  (1)找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先说在__页__段。并试着说一下哪些词语用的好?为什么用得好?在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2)、文明的发展是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描写工人伐树的句子。(生读找的句子)
  师:从刚才找的这些句子。大家体会到怎样的思想?(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作者把他的爱憎倾注在笔尖,流淌出一行行文字,那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这样寄情于景,妙笔生花,下面请你从这几句中任选一句来读一读,要读出感情。(或自评怎么读出感情)
  学生准备。指名读,学生评。
  (3)、在作者的笔下。那树也是充满感情的,他提前通知了寄生在体内的蚂蚁,让蚂蚁逃离了灾难,大家想象一下,当蚂蚁和那树告别时他们会互相倾诉什么?
  同桌合作,一人当蚂蚁,一人当那树,结合文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现蚂蚁和那树的对话。
  学生准备2—3分钟,请几组学生表演,对声情并茂、对话表演到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五、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师:这么一棵有灵性、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大树却不能与人类和平共处,难道死亡是他唯一的结局么?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怎样处置那棵树或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案?
  学生准备,交流各自的方案。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那树的命运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的确,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已经作为一个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到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与舒适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坏了莽莽苍苍的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水秀、牛羊遍野,处在文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何去何从,的确令人深思。请同学们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300字的日记。
  
  作者简介:张奎宝(1976—),汉族,山东邹平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的个性化阅读与写作。

《那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