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关键词]民俗;淳朴;健康;美
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云南优美的山野风光、淳厚古朴的风俗人情、美妙动人的歌会场景,字里行间溢满着对美好大自然的倾慕,对淳朴云南人民的敬佩,对原生态艺术不尽的赞赏!读来让人如饮甘泉,回味无穷,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沈从文笔下的云南乡野被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留连忘返。作者抓住了云南自然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
(1)“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句,写出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
(2)“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写出了鸟儿的灵性。
(3)“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写出了云雀的轻盈和灵活。
(4)“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写出了云雀的生机和欢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让我们感觉到了周围环境的那种富有灵气的,具有活力的美:山花烂漫,蓝蓝的天,成片的树林,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与蓝天相呼应的粉色的报春花,戴胜鸟和云雀嬉戏鸣叫,它们的歌唱又营造了一种天空、大地融为一体,景在人身边,人在图画中的氛围。难怪沈从文说“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人与自然交汇融合,相得益彰!
二、淳朴健康的人物美
云南人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中,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灵与自然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了优美的民歌及歌会。
山路漫歌这一段写出了正是如此纯净美丽的景色才能衬托出女孩子歌声的淳朴动人:“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如此美丽的自然风光,生活在其中的女孩在潜移默化下,性格气质早已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才能唱出如此本色的歌谣、才能唱出赶马女孩如此淳朴的美!
在“山野对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1)“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这句话看出,这是一个健康美丽的妇女。
(2)“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这句话看出,这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妇女。
(3)“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这句话看出,这是一个自信的妇女。
(4)“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这句话看出,这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妇女。
通过对对歌妇女动作、外貌、神态多个角度从脸、牙、辫子、服饰进行白描,用平实而又真实的文字细致的雕刻了勤劳、聪明、开朗、纯朴的云南妇女画像,质朴的语言却难以掩饰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在这里作者写作的目的不是赞扬一个妇女的美丽,而是以她为代表的云南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美丽和智慧,是从他们身上自然流露出的健康的美!
三、本色和谐的民俗美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云南的歌会》介绍了云南民歌在三种场合中的不同演唱方式、内容、目的和作用,表现了云南民歌的丰富多彩、悠久历史和在云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多姿多彩、富有地域风情特色的民俗风景画卷,让读者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三个场面,三幅民俗风情画。作者即极用其精妙之笔,描绘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现了云南民俗的万千情趣,宛如三幅明丽的民俗风景画。
先写山野对歌──才情比拼唱出来。既写对歌方式的多样性──即物起兴者与引经典据者兼而有之;也写对歌者对歌的内容要“滚瓜熟”,能“随口而出”,这样才有机会击败对手。因此,对歌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质,它应该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次写山路漫歌──好歌与鸟儿共享。“漫”者,漫不经心也,这样的闲情逸致,恐怕也只有在这样的秀山丽水中才会有。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三写村寨传歌──山野民歌妙传承。“金满斗会”极尽热闹,全寨男女老少尽情欢歌。这实在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是一间民歌的山野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这里重点描写了歌会的场面,通过描写场面,传达出歌会鲜花般的民众美。通过对歌会场面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歌会这种古老风俗传递出来的的美,这种美是源自人们对歌的喜爱。人们通过歌声传递他们的快乐,传递他们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文章洋溢着作者对云南歌会的人物、环境、民俗的赞美,这美的人物、环境、民俗合在一起不正是民族的文化美吗?文章真实、艺术地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美、本色美、生命之美,这不正是这篇文章呈现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吗!
作者简介:欧阳立新(1971—),湖南人,职称方向:中学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