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306

[ 李天朋 文选 ]   

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 李天朋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三大主体,鼓励学生发掘自主学习能力,强调教师的引导与教授、协调作用,主张教学内容与时代社会的接轨,最终到达三者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而高中的化学教育,有着承接的作用,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影响。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素质教育也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三大主体,化学教学,同样如此。因此,要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就必须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尽可能的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和谐健康发展。
  一、对学生来讲,在高中化学课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多与同学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化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化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学生要努力把化学概念、原理、现象、化学语言等还原到生活实践中去,变成看得见的化学,要勇于探索、创造、甚至再创造。
  二、古语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教师的定位就非常科学。又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学生要学的是老师上课时讲题的技巧,老师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清楚的知道现在讲得是理论亦或是实践部分,要重点侧重于后者。实践部分,一般是老师讲得具有典型代表的题型,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正确的使用理论知识去解答各式各样的题型,这对学生课后的自学和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知识类型与方法。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化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要及时更新旧知识,补充新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供体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宣讲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要能够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会学上面来;其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力量和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并发挥自己潜能的一种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三,诚如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适时的提问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这对学习化学是十分重要;其四,课堂教学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不但要让自己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
  三、就教学内容来讲,化学教材编写也存在内容滞后的特点,使得现有教材在内容上不能充分体现学科当前的发展状况。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我们要以,更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寻找事物内在的联系,进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为原则,做出大胆的创造性尝试。首先,在每一章的教学上,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上的顺序来介绍, 参照其它更多的专业书籍,将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深讲透,可更多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化学品,并分析其中各组分的作用,实验后做出相应的报告,并将实验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去学的积极性。再次,在教学上应注重运用启发和讨论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供知识的背景和相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就是,要造就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即使不切实际也要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热情,其创新思维能力也将会得到发展。
  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被认识的客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因此,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各要素都具有其它要素难以替代的功能。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协同活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学目的根本无法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力量和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并发挥自己潜能的一种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会学上。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条件。生活化学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热情的动力。为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生活,突出联系性这一方面能有效地弥补教材信息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之有用,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学习的目的,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终极思路。教师为了学,教师为了不教,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积极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作者简介:李天朋,遂平县第二高级中学。

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