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声就是嗓音(自然音)的充实和发展。它虽然是从嗓音发展来的,但它又同嗓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嗓音是语言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下意识的自然状态;而真音则是歌唱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有意识的非自然性状态。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老师为了加快学生“假音”上的共鸣,能更快地唱高音,就忽略了真声的训练,所以有些学生在唱歌时的声音听起来就很虚弱、没有支点。
[关键词]加强真声;巩固真声;扩展音域
声乐教学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它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不借助于外界的任何工具而完成工作任务,它把自己的身体作为歌唱工具。在学习声乐的同时,把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用来发声的声带锻炼成有张力的、灵活的、可供发出良好基音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人能够发出悦耳、圆润、甜美的声响。这也就是声乐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歌唱技能,是每一位声乐老师探寻的问题,笔者根据声乐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学科特点,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培养初学者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方法:
一、加强真声的训练
真声就是嗓音(自然音)的充实和发展。它虽然是从嗓音发展来的,但它又同嗓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嗓音是语言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下意识的自然状态;而真音则是歌唱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有意识的非自然性状态。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老师为了加快学生“假音”上的共鸣,能更快地唱高音,就忽略了真声的训练,所以有些学生在唱歌时的声音听起来就虚弱、没有支点。笔者经过几年的观察,特别是在近一年多的训练中,发现了很多学校的音乐特长学生在这点都存在着普遍的毛病。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练习:
A、首先要正确理解真音是怎样的,例如:
①发出的声音结实有力并集中于鼻咽腔。
②音色明亮、清脆、有气息的支持。
③在小舌后侧的鼻咽腔中有一种“爆发”感觉。
④声带有明显的闭合感。
B、其次在练习真音要注意的几点:
①要有气息的支持。
②要有通向鼻咽腔的通道。
③体会“爆发”的感觉。这个爆发点就是使真假音联系起来,但这是在真音的作用下产生的。
C、舒服的音区内发短音乐,用a或i,不用定调,注意打开鼻咽腔及喉咙,声音集中点在鼻咽腔。
D、向高远处大喊,用“嗨”喊出来。老师在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在喊的时候,要假想你要让远方的人听到你在叫他,所以你必须尽可能发出最高的声音让他听到,而且声音要拉长,气息要饱满。千万别喊破。这个环节的训练就是让学生们学会发真音,理解并感受真意和嗓音的区别。因为当你向高远的地方喊时,你会发现所有的气息都集中在腰围,肚子鼓蘘蘘的。这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气息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体会到了气息对于声音发出有什么作用,这种训练可以从低音至高音训练。这个发声如长时间训练的话,除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真声和嗓音的区别外,还可以使学生在唱歌时很快地运用了真声演唱。笔者有个学生,她平时骂人都是非常温柔的,说话没底气,自从每天训练了这个之后,明显有很大的进步,而且,慢慢地还能感觉到她的真声区的自然和厚实。
二、巩固真声区,逐步扩展歌唱音域
巩固是声音教学中坚持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具体体现。在笔者的这些学生中,有多数是曾经参加过合唱队的训练的,刚开始她们唱歌完全是用上了合唱中的“共性”来演唱,听起来声音虚弱暗淡。为了改掉她们的毛病,除了上面提到的用喊叫的方法之外,笔者还建议学生们无论练声还是唱歌,则能用真音就用真音。因为真声制定的音域是在中低音区,这个音区容易体验各器官的活动,容易实现呼吸和共鸣作适合歌唱发声的要求,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上寻求正确的声音概念,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巩固真声区的训练,在这个时候,老师必须把好关,因为有些学生会觉得自己可以有个“突飞跳跃”训练方式,一昧地“冒进”、“拔高”,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意识,作为老师也应该认识到这点,切不可为了快捷径的寻求高音,追求升学,而忽略了基础。因为音域扩展也是要在基本功扎实基础上,才能训练。
在练习基本功时,也就是训练真声时,往往会碰到一些学生怕唱,怕唱破的情况,,于是该在中音区出现真声时的地方却出现了假声区,造成了声音的虚弱。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老师在训练时,要常常给学生做做思想工作,鼓励学生们大胆去唱。比如笔者常用《花非花》这首曲子来进行真声区的练习,因为这是C大调,最高音在d上,按着音区的划分来看的话,只有在b c的位置上是可以做为学生的的换声点,其它的完全可在真声区范围内演唱,如能长久坚持下去,学生渐渐地就会有了一定的唱歌能力(指的是用真声非常自如地且含共鸣的演唱),和正解的声音概念。之后在这基础上,再慢慢升高半个调来练习,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从真声区向假声区(混声)过渡时,发声的各个器官所保持的歌唱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力求做到歌唱的高位置、深呼吸、气息与声音的垂直贯通,最后用柔和的混声去演唱这首作品。
以上两点只是笔者根据声乐教学中的规律和对于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事实上声乐教师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都会有自己的经验体会,但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总结,和时刻自身的提高,这样在自身的教学中就会有更大的进步,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声乐学子!
参考文献:
《歌唱与声音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及纠正方法》,1960.
作者简介:邹春玲,广东省中山市南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