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266

[ 李秋菊 文选 ]   

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的孟丽君形象

◇ 李秋菊

  [摘要]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乾隆年间杭州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剧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已不完全等同于陈端生笔下那位女扮男装后连中三元,为官作宰,并坚决拒绝“复位”的奇女子孟丽君。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钳制下的封建末世,带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孟丽君的出现具有振聋发聩的突破性意义。但是如此刚烈叛逆的孟丽君只是陈端生寄托理想的梦幻人物,在当时的土壤中是不太可能生存的。相对于原著中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的形象,《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阳刚与阴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丽君可能更易为当今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关键词]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陈端生;《再生缘》;孟丽君
  
  2006年,李冰冰、黄海冰、石小群、陈龙、高鑫等主演的42集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清代中期杭州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用现代视角来重新解读原著,其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已不完全等同于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而是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她爱憎分明、心怀天下、乐于助人,又一片痴心自始至终爱着皇甫少华,渴望与少华一起隐居山林。而在陈端生的原著中,孟丽君是一个女扮男装后连中三元,为官作宰,并坚决拒绝“复位”的奇女子,刚烈叛逆、不甘雌伏是原著中孟丽君最突出的特征。
  原著中,孟丽君是元代云南昆明龙图阁大学士孟士元之女,冰雪聪明,才貌无双,与云南总督皇甫敬之子皇甫少华结下“射柳姻缘”。国丈刘捷(其长女刘燕珠是元成宗的皇后)之次子刘奎璧欲娶丽君未果,遂设计陷害皇甫少华,又假手在京任职的父亲刘捷,阴谋陷害皇甫一家。正值番邦侵犯山东,刘捷别有用心荐皇甫敬挂帅出征,又诬告兵败被擒的皇甫敬叛国降敌。元成宗下旨抄斩皇甫一家,又将孟丽君赐配刘奎璧。丽君自小才高气傲,一旦平地风波起,遂萌发了“定要雄飞岂雌伏”、“愿教螺髻换乌纱”的强烈志向,在花烛前夕仿效闺阁奇女谢湘娥与柳卿云,男装潜逃,更名郦君玉。潜逃途中,郦君玉(孟丽君)被富商康信仁螟蛉为子,后捐监应考,竟连中三元,又迅速地升迁,直至位列三台。
  原著中,在射柳定姻前,丽君与少华并未谋面,在射柳定姻后,仍然未能与少华见上一面。既然未谋一面,那丽君对于少华除了具有一种理性的贞节观念之外,很难说有多少爱慕之情,所以,虽然孟丽君最初改装出逃时是因为“品节宁堪玉染瑕”,是“一点真心为少华”,她的“愿教螺髻换乌纱”是为夫报仇的一种手段,即为日后夫妻团聚创造条件,但她的这种态度随着地位的急遽变化而迅速发生了改变。因治愈太后沉疴而骤升兵部尚书一事极大地增强了孟丽君的自信心。她那被压抑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日渐苏醒,开始萌发了不愿于归少华而要在仕途上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何须洞房花烛夜,安心且做几年官。九重丹陛皇恩重,做一个,赤胆忠心保国臣”,“至于射柳姻缘事,且待他时慢慢论。况且为官干系重,假妆之罪是欺君。若言我意如何样?却有些,不欲于归皇甫门”。而官升保和殿大学士之后,她更是彻底抛弃了妇以夫贵的传统想法,立志做一世女官,完全背离了封建社会传统女性的角色,“女大当嫁”、“应修妇职”之类的事已完全不在她的考虑之内了。“为什么,弃却金貂与玉带?为什么,换将翠髻与红裙?别人识破无可奈,自己如何反说明?”“丽君虽则是裙钗,现在而今立赤阶。浩荡深恩重万代,惟我爵位列三台。何须必要归夫婿,就是这,正室王妃岂我怀?”因此,为了保护头上的乌纱帽,她同逼迫她回归牢笼的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在郦君玉安心居相,系心国事之时,父母、兄长、翁婿等都愈来愈怀疑她就是孟丽君,便想方设法试探与揭穿她的身份,但孟丽君则与之巧妙周旋。她的母亲思女成疾,她的父兄把她骗到家中,见母亲晕倒在床,不知是计的孟丽君情急之中吐露真情。但她声明只能暗认,不能明认,千万不能让少华得知消息。她说:“就使要儿归膝下,也无非,嫁得出去孝公姑。论来没益双亲处,倒不如,且令孩儿作丈夫”,“常见常归皆使得,为什么,定要复姓配皇甫?”而当父母泄露认亲消息,少华贸然上本求婚,孟丽君气急败坏,不仅巧语刁言将认亲之事赖得一干二净,还责骂少华戏师诳君,目无纲常。韩氏当殿指称她是孟丽君,她不顾亲情,竟以挂冠辞职表示抗议,害得父母受到朝廷的责罚,确似铁石心肠。为了一品前程,孟丽君可以做到目无父母,目无兄长,目无丈夫,这是多么刚烈叛逆的女子啊!
  而当两名女子因贪图荣华富贵先后应旨冒名丽君来京认亲时,真正的孟丽君先是暗地责怪父母没有认了湖广路飘云来搪塞少华,后又指望成就云南项南金,暗想:“有了冒名人替我,郦明堂,更能安稳顶乌纱。”当她在朝堂上见到容貌颇有几分像她的项南金,不禁心中暗喜:“真可怪,果堪惊,天赐明堂作替身。但愿大家都认了,这桩事件就完成。”于是从旁推波助澜,催促父兄、夫婿快快相认。而当她的母亲韩氏一口咬定项南金是冒名顶替时,她竟然说:“下官一时好感心,要求夫人竟认亲。今日若将真当假,倒是我,离间骨肉冒千金。太君自己亲生女,虚实如何辨不明?令爱归而重见弃,使下官,此心此念怎安宁?”为了隐瞒身份,对于假扮裙钗冒她之名不仅不恼,反而欣喜,故作狡狯,这又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女子啊!
  总之,原著中的孟丽君是一个一心只想顶乌纱的叛逆女子,而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的孟丽君则不是这样的形象。
  《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孟丽君是明代江南巡抚孟士元之女,与皇甫少华因一瓶花露而相识,互生情愫,彼此倾心。但是,他们的感情一开始就遭到皇甫敬的坚决反对。这一点与原著不同,原著中皇甫敬与孟士元为好友,皇甫敬久慕孟女才名,特地遣媒说合,欲聘孟丽君以配少华,而《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则改编为皇甫敬与孟士元因查处私盐一案而吵得不可开交,又因皇甫敬误会苏映雪是孟丽君,于是坚决拒绝皇甫少华去参加孟府的比武招亲,而当皇甫少华瞒着父亲去孟府比武招亲成功,将已与孟丽君结成姻缘的消息告诉父亲时,皇甫敬怒道:“什么孟小姐的姻缘?什么岳翁?这婚姻大事要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懂吗?没有我的同意,你哪来的什么姻缘,哪有什么岳翁啊?”当少华为孟丽君辩护,说她聪慧过人时,皇甫敬更是怒不可遏:“我不满意的就是她的聪慧过人,一个姑娘家,一会儿设三关难为求亲者,一会儿搞什么比武招亲,就凭她这么一点小小的聪明,到处招摇,沸沸扬扬,满蒋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像一个大家闺秀,哪像一个能安于室相夫教子的贤妻,我告诉你,这门婚事我绝对不同意。”之后,他们的感情更是受到国舅刘捷的蓄意迫害,因为其子刘奎璧欲娶丽君未遂,故生出害人之心。刘捷通过胞姐刘皇后和潘公公,上书皇上,诬蔑征讨南疆邬必凯叛乱的皇甫父子叛国投敌。孟丽君被皇上赐婚刘奎壁,出嫁途中与孟府丫头苏映雪换装,苏映雪新婚之夜听到刘捷陷害皇甫父子的阴谋诡计,刺杀刘捷未遂而投河自杀,孟丽君父母因此被下到州府大牢。因为这样一场突然的变故,孟丽君被迫肩负起为皇甫家与孟家洗雪冤情的使命。历经磨难,终于以“郦君玉”的身份女扮男装打入男性社会,最终成为皇上最信任的股肱之臣,但她身在朝廷,心系少华。当少华在前线打仗而生死未卜,她常常吹笛思君;当少华因皇甫敬的死而留下心结,一时难以面对丽君,默默地离去,丽君则在京城开了一家“苦茗茶坊”,以柔情似水的女装模样在此痴痴地等候少华归来;当九五之尊的皇上为她害了相思病时,她仍然坚持选择与少华一起过平凡而普通的生活。这显然不同于原著中与夫婿同殿为臣却拒绝相认,“目无丈夫”的叛逆女子孟丽君。
  原著《再生缘》是一部处处为女性张目、为女性扬眉吐气之作。陈端生以其生花妙笔反复赞扬着孟丽君的才华,或以孟丽君内心自叹的方式,如“呵唷奇哉!世上的裙钗谁能似我?妇人反作丈夫恩,全礼公然又受之。如此闺娃天下少,我竟是,春风犹占上秋枝”;或以皇上、皇太后、皇甫父子、韩氏、章飞凤等赞叹的方式,如“身为女子易男妆,连中三元气更扬。翰苑连升兵部职,又把你,白麻拜相在朝刚。隆恩盛典谁如你,真个是,百官炎趋政事堂”,“父为同殿平班论,夫作门生小辈排。又是这,绝世无双奇品格。又是这,扶天捧日好能才。何期孟相龙图府,竟生出,如此聪明女子来”,“女扮男装易服逃,孤贞独保智谋高。三元连捷登金榜,一品飞腾立圣朝。如此奇才如此貌,看起来,古今惟我孟多姣”,“儿竟公然为宰相,这般的,金貂紫蟒貌嵬嵬。真显耀,果光辉,女子之中可夺魁”,“呵呀姑娘!你太也能干!深闺女子扮为男,连捷高科中状元。兵部飞升为宰相,又知用药做医官。才佳貌美真奇绝,为什么,一生聪明是这般”,等等。
   原著《再生缘》通过孟丽君的形象,主要抒发了作者“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内心情绪,表达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渴望走出家庭,走入社会,为官作宰,参政议政的理想抱负,但这样的志向,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只有女扮男装变成男性身份后,才有可能实现,而一旦跻入男性权力社会,为了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前程,孟丽君必须同逼迫她就范闺中的强大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因此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而《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则以写“情”为主,丽君与少华在订婚之前已经因一瓶花露而相识,彼此中意。孟丽君女扮男装之事,在皇甫少华护送平反的孟士元夫妇进京后,孟丽君即主动告知,并非如原著中所着力描绘的孟丽君一直想方设法向皇甫少华隐瞒真实身份。孟丽君与皇甫少华一直心心相印,共同平定了武胜王的叛乱,共同查办盐案,共同扫除边患,又共同制服了觊觎皇位的刘捷。电视剧中在少华与丽君之间反复出现“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的台词或内心语言,皇甫少华对孟丽君用情甚深,孟丽君对皇甫少华也一片痴情。刘燕玉暗恋着少华,少华心里却只有丽君(原著中少华心里除了丽君,还有刘燕玉与苏映雪二人)。皇上爱慕丽君,甚至企图用皇后的位置诱惑她,丽君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心向着少华。
  与少华之间的恋情是支撑丽君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精神支柱,电视剧中丽君曾对少华表白:“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改变……当年在师傅那里,无论有多苦,我都没有放弃,我一直在想,等两家沉冤昭雪,我就跟你放弃这一切恩恩怨怨,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去了朝中也是与人勾心斗角。”两人多次商定辞官卸职,回归田园,只是因为朝中存在着刘捷父子等奸臣而迟迟未能如愿。
  原著中孟丽君女扮男装中状元之后,一直都是春风得意,除了父母、兄长、夫婿想方设法逼迫她“复位”之外,她并未遭遇不顺之事,陈端生只是在津津有味浓墨重彩地描绘孟丽君跻身官场之后的显赫荣耀。
  当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时,孟丽君是多么春风得意,“前呼后拥人多少,满面春风意气高。玉鞭斜拂红袍袖,暗喜高魁立圣朝。昔年时,云髻金钗藏绣户。今日里,红袍衣帽作英豪”。
  当妙手回春治好皇太后的病,皇帝因此擢升其为兵部尚书时,孟丽君是多么扬眉吐气,“我本深闺一弱女,竟能够,三元及第拜天颜。今朝复任尚书位,也算得,世上裙钗第一人”。
  当因荐贤之功拜相时,孟丽君是多么飘然自得,“连中三元入翰林,飞升兵部到槐厅。胞兄草诏余为相,会榜同年尚未升。况又我身还是女,这一番,惊人事业算奇闻”。作者着意描摩了一番她拜相后的贵显:“一临内阁该员接,郦相升堂会百僚。大众京官齐进谒,人人打拱与弯腰。蟒袍作对威仪重,纱帽齐班礼法高。肃静俱皆垂手立,端严不敢展眉梢。”昔日被禁锢在深闺,按照封建礼法,除了父母兄弟之外,一个男人也不能见;今日满朝文武,竟都在她的统率之下。如此的显赫荣耀,古今能有几人?
  当做正主考为皇帝选拔真才时,孟丽君是多么贵显得意,“郦相门前碌碌忙,新科进士共来参。红缨白马门边系,盛服华冠府外连。一起退回重一起,双班谒过又双班。门包叠叠如山积,手本纷纷向内传。元宰明堂真贵显,他在那,虎皮交椅坐端然”。
  陈端生原著可以说大体上是专为孟丽君一人而作,而《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则是为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共同而作,着重刻划的是孟丽君与皇甫少华之间久经磨难的恋情。为了让这段恋情“久经磨难”,剧中增加了刘捷陷害忠良、武胜王叛乱、稽查盐案等一系列的情节,让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多次身陷危机,品尝生离死别的痛苦:
  皇甫少华随父皇甫敬征战,因刘捷陷害,皇甫敬兵败被俘,皇甫少华带伤回到江南蒋州,被刘燕玉搭救之后,在街头意外遇到正被一群无赖调戏的容兰,因而见到了病重的丽君,本以为这对恋人可以团聚了,然而刚刚重逢,又遭不测,少华被刘奎璧派人抓走,刘燕玉又一次搭救少华,岂料刚刚逃离虎口的少华又被当作壮丁抓到边关杀敌,来不及与丽君告别。丽君呆坐了一夜,苦等了一夜……
  榜眼刘奎璧调到兵部任五品枢密之职,随同兵部尚书赴边关犒军。刘奎璧发现边关立功之人王少甫竟是皇甫少华,将其押回京城,以刘捷为首的大臣,坚决要求处斩皇甫少华,少华被打入天牢,孟丽君承受着随时将要失去恋人的痛苦……
  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平定边患,少华遭刘奎璧暗算,身中毒箭,昏迷不醒,这对恋人又一次遭受磨难,孟丽君又一次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为了救治少华,孟丽君久滞大军,并重新布属了守边兵力。监军潘公公谎报军功和实情,刘捷为了一己私利,担心自己通敌的事情被泄露,便借机诬陷丽君谋反篡权。丽君被打入天牢。这一次如果少华醒来,可能要永远失去丽君了……
  总之,《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的核心线索是孟丽君的苦难史、奋斗史、爱情史和心灵史,其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相对于原著中的孟丽君来说,其反对“三从四德”等封建礼制的叛逆色彩大大减弱。
  由于在封建社会中女性被排除在权力之外,不得参与政治,因此一些有才华的大胆女性就以文学之笔虚构出女扮男装之后的种种情形,以此表达心中的愿望。陈端生的《再生缘》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正如郭沫若先生《谈<再生缘>和它的作者陈端生》指出:“作者写孟丽君的显达,虽然不脱封建时代的俗套,但也不失为是一种叛逆的想法。在男性中心的封建社会,女性的才能得不到发展,故往往生出这些要与男子并驾齐驱的幻想。不过作者的叛逆性却更进了一步,她使她的主要人物发展到了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上的地步。特别是她揭露元成宗的好色心理是相当痛快淋漓的,在作品中揭穿了封建帝王的虚伪和胡作非为,这在旧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事。”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钳制下的封建末世,带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孟丽君的出现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突破性意义。但是如此刚烈叛逆的孟丽君只是陈端生寄托理想的梦幻人物,在当时的土壤中是不太可能生存的。
  《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孟丽君叛逆意识的弱化,对孟丽君柔性之美的刻划,虽然从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缺陷,但是更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由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旧貌换新颜,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女子可以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一样参与工作,一样为官从政,故今天的人们对于女子渴望与男性一样走上社会、参政议政的感触没有处在封建社会铁桶山河中的陈端生等人那么深刻。因此,相对于《再生缘》中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的形象,《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的阳刚与阴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丽君可能更易为当今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注释:
  ① 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北京金奥尼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制片人是应奕彬,胡蓉蓉、关渤、曹石、应红编剧,李惠民、谢益文导演。黎冰、舒寒改写的小说《再生缘》即根据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改编,东方出版社,2007.
  ②《谈<再生缘>和它的作者陈端生》,《再生缘》,[清]陈端生著,郭沫若校订,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2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华北科技学院2009年度院科研基金A类项目“从传统到现代——《再生缘》之戏曲及影视改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秋菊(1978-),女,湖南安仁人,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教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近代文论与文学。

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的孟丽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