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写作教学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了能达到这一目标,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写作教学;中文教育;教学艺术
一、狠抓书写。
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就好象一个人的脸蛋,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不能修改。所以,每一届初一新生,练习书写是很重要的。
二、练习写日记或周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如果没有充足的材料,就如同做饭没有柴米油盐,盖房子没有砖瓦灰石一样;又如同要做一件漂亮的衣服需要好布料一样。“作文没什么可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写日记或周记不失为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写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心里话,就象每天回家和家人谈心一样。有同学说500—600字太多,那我问同学们:“平常当你遇到一个人、一件事,或看一部电影、一场球赛,甚至遇到一阵风、一阵雨,有感受吗?你每天回家给爸爸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得眉飞色舞,你想想,如果把它用笔记下来,有多少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家里人怎样看?也把它记下来,何愁五六百字?”
当然,教师不是代替学生写作,而是指导学生写作,是领着学生走出“困境”的“向导”。在平时的日记或周记练习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让学生讲出心底的话,学生要求保密的事、不宜在班上讲的,绝对不对第三个人说,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和害怕的心理,他们可以放心写、放手写。通过日记或周记,记下一周内最有感触的事,记下最想和老师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甚至把一些不愿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的事情也可以讲给老师听。通过练习,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成了他们情感倾诉的对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他们会真诚地把心中的苦恼、秘密说给我听。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愿意大胆吐露真情,认为老师是可信的,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写出来。日记或周记成了一个交心的过程,他们已经由惧怕写作而转变为期待和老师“交谈”。他们敢说了,会说了,“放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他们作文的素材。有了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空间,作文成了学生倾述内心真实情感的舞台,他们会以一种热恋的状态去写作,以致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三、练习快速作文。
从初一开始逐步练习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在这方面,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值得我们借鉴。刚开始练习时,只有大半的学生能写到500字以上,我采取鼓励的办法,并进行个别指导:哪些地方还可以插一段事情的经过,动作还可以写详细些,除主要人物的行为外别人是怎样的。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基本上都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指导他们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完整,抓住主要情节描写,就容易多了。
四、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夸赞别人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我们为何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的语言呢!每次作文讲评,至少朗读二至三篇学生的习作,一个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得到表扬。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降低要求。我们是在训练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作家,学生怕作文是因为我们要求太高。评价应尽量点击其闪光之处。只有当你说他好时,他才会不断进步。
五、重考前作文指导。
1、文章开头技巧。如:设计悬念,吸引读者;开门见山,亮明观点;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突出矛盾,渲染气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2、文章结尾技巧。如:首尾呼应,凸显主旨;言为心声,呼唤号召;巧妙发问,引人深思;引用佳句,多姿多彩;抒情议论,气势不凡;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3、反弹琵琶,立意求深刻。有些事,从正面写,立意平平,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从反面写,会波澜顿起,深化主题。
4、语言技巧。语言好比是文章的外衣,在考场上,我们倘若能熟练地运用一些语言技巧,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增添文章的魅力;善用名言警句、俗语添文采;巧用幽默出生气;活用歌词出情趣。
5、临场技巧。
如:捕捉灵感和开头的技巧。灵感往往呈跳跃性、短暂性和不稳定性。当灵感突发于考场时,我们应立即捕捉,并速记备用。捕捉灵感不必用完整的语句,只要用极简单的字词或特别的符号将点滴灵感火速记下即可。针对捕捉的灵感进行联想选材,把映在头脑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迅速文字化、条理化,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中考作文。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开头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开头应尽力写得新颖些、别致些。
分段和写好中间的技巧。4—6段为最好,千万别少于3段。
6、控制字数和意外情况应变的技巧。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初中生最头疼的往往是字数太少达不到要求。可采用以下小技巧:增加细节描写,这样的处理往往还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加抒情和议论的成分,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增加所叙事情的数量;增加对照的成分,使内容更充实、中心更突出;多分自然段。
7、只有真实才能动情,妙语才能煽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8、六个大忌。一忌潦草涂改;二忌过短过长;三忌开头议论;四忌分段太少;五忌文不对题;六忌选材太俗。
作文教学无章可循,“一千个教师会有一千种教法”,这给了我们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在思索中前行,让学生和作文恋上!
作者简介:陈惠莲(1969—),女,大学本科,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御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