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272

[ 张正茂 文选 ]   

从微观角度浅议高中作文文采教学训练

◇ 张正茂

  [摘要]作文文采教学训练要从微观入手,着重训练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巧用、妙用修辞的能力以及合理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学生只有提高了这三方面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出彩。
  [关键词]作文文采;选词炼句;使用修辞;联想与想象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实行“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分法,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既要立足于题意、结构、文体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又要从文章的深刻、丰富、富有文采、力求创新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写作基础相对较好,但作文常难以摆脱呆板僵化的怪圈,文章缺乏文采与神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强调了文采对表现文章的重要意义。他说:“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①因此,增加学生作文文采,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及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高中作文文采教学训练要从微观入手,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慎重选词炼句,提升语言表现力。
  高中作文,要慎重选择词语,必须做到简明、得体。要训练学生正确地使用词语,要因文、因人、因地选词,正确使用口语与书面语,正确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等。选词炼句是彰显文采的基础。如描写夜晚母亲劳作时的情形,学生写道:
  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蛋,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如此憔悴。
  原是一句表现母爱的优美文句,因不当地使用了口语色彩浓重的“脸蛋”一词,使整个句子的意蕴大打折扣。
  作文文采训练,还可以结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知识点,训练学生驾驭文句的能力。只有适当地变换句式,才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结合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变化美。这种错落有致的文句,也为表情达意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如在一次仿句练习中,要求学生以“友谊”为主题写几句话。学生写道:
  友谊是春天的花朵,友谊是夏日的清泉,友谊是秋日的微风,友谊是冬日里的阳光。
  友谊是春天那最美的花朵,有什么能掩盖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友谊是冬天那最温暖的阳光,又有什么能阻挡那真诚的安慰?友谊是夏日的清泉,是秋日的微风,是坦诚,是真挚,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愫。
  可以发现第二句句式富于变换,错落有致,有着较强的旋律感。在高中作文文采训练中,如能将各种句式综合运用,灵活搭配,就会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二、综合使用修辞,增强语言的意蕴性。
  美好的文章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文章有了修辞的润色,才具有文采,才具有可观赏性。人们常说无喻不成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钟嵘在《诗品》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②《考试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中比喻也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因此用好比喻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形象性,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打动人心。如学生习作:
  蒌蒿青青,嫩嫩的就像刚出世的婴儿,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掐一片嫩叶,就会泣出白色的乳汁,在阳光下,白色的乳汁像赶趟儿似的聚成了一粒粒油菜籽大小的珍珠。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蒌蒿的娇嫩与可爱,富于生活气息,给人以美感。又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叶美,这样写道: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文句中,作者不仅运用了比喻,还使用了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动态的美和嗅觉、听觉、视觉的和谐统一,的确是巧用修辞的范例。除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也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排比内容集中,气势较强,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对偶句式整齐,音调和美,表意凝炼。在高中作文文采训练时,一定要求使学生准确、熟练地使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让修辞为学生作文添上绚丽的一笔。
  三、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增强作文文采。
  要想文章富有文采,文句有意蕴,还必须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这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的描述、场景的设置、悬念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可以从设改写、扩写、补写、续写训练中切实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练习要求学生扩展“燕子飞翔”这个句子,使其丰富具体。学生写道:
  美丽的燕子在蓝色的天空下,自由地飞翔着。
  天空像笼罩着灰色的布幔,越发阴沉,一只燕子像流星一般掠过地面,又箭似的射上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第一句只加了一些修辞成分,第二句的联想与想象显然要开阔得多。因此在扩写、改写、补写、续写训练中,还应要求学生综合使用语言表达技巧,使联想丰富,想象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句有意蕴。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中说:“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③即那些命意浅显的作品,大都缺乏意蕴,可见文句的意蕴性在表现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中国历代文论选》 王文生 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0).
  ②③《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 顾易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12).
  
  作者简介:张正茂( 1981—), 男, 汉族, 安徽池州人,学位:教育硕士,工作单位:广东省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政工部,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作文教学分层及训练。

从微观角度浅议高中作文文采教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