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5期 ID: 153227

[ 马冰洁 文选 ]   

加拿大魁北克问题分析

◇ 马冰洁

  [摘要]自英法7年战争结束后至今,魁北克问题在加拿大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平静革命之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脱离联邦运动已成为当前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令世人瞩目的现象之一,成为加拿大联邦政治中心的热点。本文试从法裔加拿大民众的角度来分析魁北克问题,认为法裔加拿大人民的现实利益对魁北克脱离联邦运动走向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加拿大;魁北克;脱离联邦运动;独立问题
  
  魁北克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份,人口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81.2%的人口讲法语。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战胜法国,根据《巴黎和约》,法国将新法兰西割让给英国,从此埋下了英裔和法裔这两个群体矛盾的种子。纵观历史,魁北克问题在加拿大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平静革命之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脱离联邦运动已成为当前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令世人瞩目的现象之一,成为加拿大联邦政治中心的热点。1995年10月30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就脱离加拿大,实行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省内反对独立的联邦主义派仅以1%的微弱优势险胜。[1]魁北克问题由来已久,这与英国长期以来分而治之的传统策略有关。在英国接管新法兰西之初,作为防备北美十三州的手段,英国于1774年通过了《魁北克法案》,保留了法裔人的传统,以此为条件争取法裔人的支持。在这之后,虽然英国曾采取一些同化措施试图同化法裔人,但是一直没有成功。魁北克人在北美长期的生存中不但没有与英裔人融合,相反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生活像是旧法兰西的缩影,法裔民族主义情绪长期存在。魁北克人认为他们与英裔加拿大人并列为加拿大联邦的奠基民族,但是却得不到与英裔加拿大人人同等的地位。对于魁北克法裔人来说,他们是在北美大陆的英裔人的包围中求生存,因此对群体内部要求保持法裔加拿大人的集体性,防止被英裔人同化,对外则要求在联邦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为法裔人争取与英裔人同等的权益,同时要求联邦承认法裔加拿大人的特殊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在魁北克平静革命之后,法裔民族主义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由以往所强调的加拿大所有法裔人的整体性逐渐转向了以魁北克省为中心的魁北克民族主义。”[2]魁北克是占加拿大总人口80%的法裔人的居住地,也是法裔加拿大人在北美的故乡,从民族情感上来说,魁北克相当于法裔加拿大人的“母国”。在以往的研究中,解释加拿大魁北克问题多从历史演变,民族感情,英裔人的同化威胁,以及法裔加拿大人对本民族的至高无上的忠诚等精神层面进行论述。如果魁北克独立仅仅是出于一种心理上的诉求,一种民族主义的体现,那么1995年魁北克公民投票应该得到大多数法裔加拿大人的支持。但是1995年投票结果的统计表明,并不是所有在1992年《夏洛特敦协议》中投赞成票的法裔加拿大人都同意魁北克独立,有相当一部分人投了反对票。[3]这可以看出魁北克分离运动和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主义虽然有很大联系,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情。因为魁北克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泛加拿大法裔民族主义到魁北克地区的法裔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
  对于魁北克以外的法裔加拿大人来说,魁北克的独立未必是一件好事,相反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以毗邻魁北克东部的新不伦瑞克省为例,该省是加拿大唯一的双语省。法裔占34%以上。当地的法裔加拿大人很担心新出生的魁北克国将他们同西部加拿大隔裂开。而且魁北克的独立还意味着他们能从加拿大联邦政府得到对社会福利项目的资助将下降40%。新不伦瑞克的法裔财政部长埃得蒙?布朗查(Edmond Blanchard)对记者说:“不断有人含泪来找我。他们担心分裂会失去养老金。[4]公决前的一个星期五,新不伦瑞克省居然有4800多人(不少操法语者)进军蒙特利尔,集会要求该市居民投反对票,并高呼“不要抛弃魁北克以外100万操法语居民!”
  而对于魁北克内部法裔居民来说,魁北克独立问题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根据加拿大学者所分析的数据来看,魁北克内部不同的选区,对于魁北克独立的支持度差别很大,[3]而且很不稳定。魁北克公民投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们所在地区背景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与英裔混居的法裔人来说,魁北克的独立是有很大风险的。尽管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与法裔人的竞争,也是最有可能被英裔人同化的一个群体。他们可能成为魁北克独立运动最强力的支持者,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生存在英裔法裔两个世界间的压力,而且在经济利益上与英裔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魁北克独立意味着它将脱离联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裔为主导的国家,而英裔人将成为这个社会中的少数群体。生活在混居地区的法裔人担心,一旦魁北克独立,那么他们所在的地区将会像魁北克脱离加拿大那样脱离魁北克。而对于生活在法裔人聚集区的大多数法裔人来说,减少与英裔人的接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不明显。
  除了地区背景的影响,法裔加拿大人的职业,所处的社会阶层,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对投票结果均有很大的影响。中产阶级以上的法裔加拿大人往往对独立持反对态度,因为魁北克从联邦那里得到的资助要大于它所缴纳的税收,而且魁北克独立者坚持推行强力的社会福利政策,魁北克独立后,财政的差价可能需要提高个人所得税来得到弥补。而且刚刚成立的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经济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需要一个适应期,而这个适应期显然会影响这部分法裔人的生活质量与收入。
  从职业群体的角度来看。魁北克独立对于公务员来说有着两种可能性,第一,魁北克将会建立更多的政府机构来保证独立国家的运行,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职位提供给公务员阶层;第二种可能是魁北克政府没有足够的钱来雇佣更多的政府职员,原有的联邦职位会被撤销,公务员的就业机会因此减少。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魁北克的独立会带来哪一种后果。也就是说公务员阶层的选票并没有很明显的倾向性。而农民阶层的投票则有很明显的倾向,魁北克的独立会使魁北克农产品无法顺利的进入加拿大其它地区的市场,而且没有加拿大联邦对市场的调控,农民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失,同样他们对魁北克人党的支持也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按照1995年投票调查情况来看,总体上公民的教育水平对投票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长期以来,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教授学者,大学生往往是魁北克独立运动的先锋。特别是不考虑收入这个因素之后,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对魁北克的独立和魁北克人党表现出了较高的支持度。这可能与法裔加拿大人的学校教育体制有关,受教育时间长的人可能有更强烈的民族使命感。101法案在魁北克通过后,魁北克教育体系逐渐发展成了两个部分,多数学校以法语授课,也有以英语授课的学校,后者虽然只占少数,但是出于对英裔群体权益的保护,依旧设立。这样从教育体制上,法裔人与英裔人几乎完全隔绝。教育机构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传承载体,现代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兴盛,不得不说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有人说101法案关于教育的规定对法裔人反而是有害的,因为魁北克英裔人成为了唯一能够自由选择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群体,反而更能适应社会的竞争。[5]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青年人对魁北克独立表现出的热情,他们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魁北克平静革命以后,平静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使他们相信即使脱离了加拿大之后,魁北克依旧可以独立快速的发展。在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之后,年轻人们愿意做世俗社会的精英,例如到魁北克政府部门任职,通过这些手段去保护法裔人的语言与文化,而不是求助于天主教会。而魁北克的独立可能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当民族主义与地方利益结合在一起时,就很容易产生以分裂国家为目标的分离主义。从以上分析来看,分离运动和民族主义有关系,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情。民族感情确实对魁北克独立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个人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魁北克公民投票。党派并不能真实的反映魁北克各阶层民众的态度。魁北克问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它还受到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单纯是一个民族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合适解决,有待商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解决魁北克问题,除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还应当考虑到魁北克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人民的利益诉求,社会的教育体系,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心态等各个方面。未来对于魁北克来说,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杨令侠:“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的历史渊源”,《历史研究》,1997(02).
  [2]王丽芝:“魁北克法裔民族主义的转变”,《世界民族》1996(03).
  [3] Context and Francophone Support for the Sovereignty of Quebec: An Ecological Analysis Author(s): David Lublin and D. Stephen Voss Source: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Revue canadienne de science politique,Vol.35,No.1(Mar., 2002), Published by: Canadi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d the Soci€閠€?qu€閎€閏oise de science politique Stable.
  [4] Mark J.Kasoff“Trade Issue Drives Quebec Vote”,《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Oct.26,1995.
  [5] McAndrew, Marie, and Rudi Janssens.. "THE ROLE OF SCHOOLING IN THE MAINTEN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BOUNDARIES BETWEEN LINGUISTIC COMMUNITIES: CONTRASTING QUEBEC AND BELGIUM." Canadian Ethnic Studies 36.3 (2004): 61-83. America: History & Life. EBSCO. [Library name], [City], [State abbreviation]. 19 June 2009.
  
  作者简介:马冰洁(1988—),女,所在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世界史专业。

加拿大魁北克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