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坚持政治方针,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政治教学面临窘境,学生抱怨教学陷于说教,内容枯燥与现实脱节;教师埋怨学生全无学习兴趣,教与学难以融洽。而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兴趣点,采用与学生心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教育人。
[关键词]政治教学;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新课标下的学校政治教育是由强调传统的政治教学管转化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多为健康观。然而由于生活、学习、工作节奏的加快,认得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日趋突出,人类社会已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因此,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克服各种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政治课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一)学习类
(1)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在各方面的期待与压力之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会造成食欲不振、失眠、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严重的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神经衰弱。
(2)考试焦虑。大部分学生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程度不同,提及考试就特别厌烦,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心理,最后造成怕学、厌学甚至逃学行为。
(3)厌学。这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情绪类
(1)抑郁症。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病症,并非只出现在高专学生中。学生中的抑郁症主要表现有:1.情绪低沉。过度苦闷,感到前途渺茫;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2.不良暗示。专往负面去猜测,经常责怪嘲笑自己,特别容易哭泣,无精打采。3.要换环境。在重重压力洗啊,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需求调换班级、学校,总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4.重症患者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
(2)情绪不稳定。对同学忽冷忽热,对家长时亲时疏,学习情绪忽高忽低,心情时好时坏,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
(3)强迫症。一般表现为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相同的念头,产生重复性的动作,如:反复检查书包、作业10多遍,生怕出错;出现轻微的强迫症状,这对正常的生活影响不大,但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痛苦,造成思想苦闷,情绪忧郁。
(三)人际关系类
(1)人际关系敏感。对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过分紧张敏感,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从而产生猜忌心理,影响同学正常交往。
(2)偏执。过分固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观点,从而对同学疏远。
(3)适应不良。看不惯当前的社会现状,不适应现有的学校生活和班集体,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教育方法,不喜欢产假集体活动,从而闭塞自我,产生孤独感。
(四)个性理特征类
由于受多种环境和外驱力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出现多样化,这些个性上的差异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发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个性发展出现不良趋势,在学习上表现出挫折应力低,没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在生活上形成自私、任性、不尊重师长、不爱惜东西等。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学生个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练习目标分层,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释放压力
练习目标是指具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一般来讲,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围绕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的,但不考虑学生的具体差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同一个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肯定会有部分学生达不到目标,他们也就无法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因此,课堂教学中实施练习目标的分层,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释放压力。目标分层的方法很多,但总的讲有二种形式:一是设定不同梯度的练习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二是事先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学生按水平分组,各组完成相应的目标要求。
三、教法创新和内容开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教学方法的变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课前让学生自主复习,由学生自己教自己。在内容选择上,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还可以通过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兴奋灶”,让学生在活动中更专注,更容易忘记心中的不愉快,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从而使学生的一些不良品质在活动中得到矫正。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身心得到有力的发展
大部分人的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符,这就是主流。有一部分人对人生的意义仍处在探索中,也有一部分人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看待周围世界时出现了不正确的观点。而政治教学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高校学生世界观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为我们完成任务提供了便利,教师应对他们施加压力影响,使之向着正确的方向逐步成熟。如教育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参加义务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做贡献的乐趣;课堂上进行正面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开展讨论和演讲学习先辈们“为人类工作”的人生目的;对不正确的世界观与正确的进行比较、辩驳。让学生在这种正面的课堂上受到熏染,使之在人生道路上有一颗赤诚的心,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五、评价多元化,让学生在认可中全面成长
传统的评价只有终结性评价,评价者都是教师。所以原有评价方式的单一性造成了部分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有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如在评价中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学习间相互评价、这样更能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在开展学习评价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这样在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和反馈功能方面。
总之,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政治教学教法的有利创新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政治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
作者简介:杨薇,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