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中职语文课如何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a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调整,提高语文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项目目标;选择内容;整合资源;探索教法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适合职业学校的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各学科都要对各自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作出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调整。语文虽非专业课,但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当然也应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作出合理的调整。
首先,中职语文教学应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重新确立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即项目目标。
中职以就业为终极目标,不同于普通中学以升学为终极目标,因而,中职教学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语文而言,应更注重其语言性,而非文学性;应用性而非审美性;能力性而非理论性。总之,应以培养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如交际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准确条理清晰地表达意见的能力等,而更高层次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等则应退居次要的辅助的地位。要把这样的项目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对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在教材和教法上作出新的调整。
一、选择教学内容。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在课文文本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成上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材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文学作品的比重很大,文学史及文学鉴赏理论方面的内容也占很大成分。这些内容都不适合中职语文教学项目目标的需要,因而需对其重新选择或定位。
就文本而言,应减少文学性文本(如诗歌、小说、戏剧、抒情性散文)的教学课时,有些篇目可以不讲,仅让有兴趣的学生自读;有些篇目可以做些适当的调整,让其为实用性、语言性的教学目标服务。比如诗歌文本,可以把语言精练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少讲或不讲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小说和戏剧,可把叙事条理和对话语言的得体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淡化其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的分析。在古诗文方面,也应进一步削减数量和课时,仅对一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做些常识性了解即可,没必要形成完整系统的文言文知识和文学史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应增加科普文、新闻等应用文类文本和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课时,结合这些文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训练。
二、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根据项目目标对教材进行选择,剔除一部分不符合项目目标要求的文本后,教材就难以在数量上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这恰恰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重新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提供了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材文本之外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并根据项目目标的需要整合成广泛的立体的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各层面的教学资源体系。
首先,可以从现代发达的媒体中获取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艺术作品和央视主持妙趣横生的谈吐,学习语言的运用;可以通过《新闻联播》学习新闻写作,也可用“我给央视找错误”的方法,减少我们的语言失误。报纸上的广告、新闻更是现成的教材,互联网上海量的文字音像资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用心挑选,放开视野,就会发现传统的文本之外,有一片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而让这些教材之外甚至非文本的资源进入课堂,必然会让我们的课堂更丰富生动,更贴近生活,也更有活力。
其次,可以充分让现代通信技术为我们提供教学资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20年前人们常用的书信、电报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而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所取代。面对这种变化,如果继续教学生写信和拟电报稿显然是落伍的。而若把手机短信的编写作为教学内容则必然是一个因为时尚而大受欢迎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各种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短信,有时尚的、幽默的、祝福的、喜庆的、传达信息的,交流感情的,甚至可以在节假日留短信作业,要求每个同学给老师发一条自拟的祝福短信,让手机成为语言学习的工具。
再次,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文本、各种活动讲话、主持、串联,各种通知、通告、启事,都可成为教学资源;学生业余生活中的聚会、宴请、走亲访友、购物旅游涉及到的请柬、短信、寒暄问候、问路、自我介绍、讲价谈判等不同情境的语文问题,也可成为教学资源,并且由于其喜闻乐见,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教学方法。为贯彻项目导向法,适应应用性、能力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应具有活动性、实践性。以下模式可供借鉴:
1、能力竞赛法。即根据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比赛内容,让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能力训练展示,如举行演讲、朗诵、复述、概括能力等比赛。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应变控场能力。
2、情境模拟法。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情境环境,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比如片段课本剧的编排表演、模拟交易所、银行、法庭、晚会主持,招工面试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用途,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3、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课题,让学生分组完成。也可让学生自由确定课题分组完成,比如社会调查、劳动体验、角色扮演、收集查找资料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合作、组织、整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中贯彻落实项目导向法,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而应以目标为指导,贯彻到底。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和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思考和探索,希望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简介:王芬(1971-),大学本科学历,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人,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