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听说”领先模式的展开,英语口语教学成了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一改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加以引导,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活跃口语课堂,使学生勇于参与,练习口语,提高技能。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口语学习,调动口语课堂气氛,谈了一点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口语课堂;观念;转变;教学手段;改变
听说读写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造就了很多学生只会读和写而不会表达的“ 哑巴英语”。在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很多高职高专也由以前的传统英语读写领先教学模式调整为“听说领先”,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然而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学生起点低,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模式单一,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口语课堂教学很难活跃气氛,这一直是个教学难题。在这种状况下,怎样才能搞好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呢?观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改变,是气氛调动的重要条件。以下是我就5年来的口语教学的心得。
一、赏识教育,培养信心
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每当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亦或羞涩的站起来,望望四周同学,寻求帮助, 亦或低头不语,亦或回答的声音很小,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也正是传统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害怕说话,害怕表现自我表现,惟恐被人耻笑。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尊重,要面子,因此作为口语任课老师,尤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给他们所需,让他们觉得你尊重并赏识他们,这样一来从心理上他们就可以放松。其次,不管学生回答对错,都不要批评.教师可以换角度选择些中性词或褒义词来评价学生回答,这不仅给了学生面子也可缓和课堂气氛。比如说学生答的完全不对题,我们可以说“很具有想象力,不过差那么一点”“很具有创造性,课题偏了一点”等等很多鼓励的话,可以让他们有信心回答,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回答错了,也是对的。并且要经常告诉他们他们是祖国栋梁,不断灌输这样的赏识观念,让他们对自己和未来有信心。
二、课堂教学,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口语课程不同于其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它是门实践课,要学生动口能力。如果口语课上,学生不说话,不锻炼英语口语,这就是教师的失败。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那这门课是永远上不好的。口语课实践性的自身特点就决定了,学生必须是主体,他们多说,多练,老师辅导。但是很多老师又会说,你叫他们说,他们怎么可能就听你的,乖乖的说呢?这一点就需要老师的辅导作用了,每布置一个话题,给学生些例子,让他们比葫芦画瓢。然后再给些可能会用到的词汇,让他们感觉到不难。在学生准备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当中走动,听准备情况,然后回答他们可能会有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也练习了自己,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口语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是让这门课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因此教师上课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让口语课堂充满趣味性,挑战性,新颖性但又不失知识性。从我多年的教学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课堂教学形式多变:由于口语课自身的特点,可以把教师的桌椅分别按照课程安排去摆放。可呈圆形,教师在中间,围绕话题讨论;也可成条形,学生对坐,两两讨论;还可三四人集体讨论等。
2、教学选材可多样化:传统教学只有教材和参考资料,而口语课程,这些都很难直接照本宣科,这也就决定教师选材广泛,工具多样化。口语课上教师可以拿相片,拿地图,挂历,亦或生活中的任何东西,来出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话可说。
3、教学工具可采用现代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的产生,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比如说放英文电影给学生看,然后讨论里面的人物,或听一段VOA广播,来复述里面的内容,这些都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课堂锻炼。
4、教学空间的改变:口语教学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可带学生出去,学习身边事物的英文表达法,也可出去参与外国人对话,这样都可使英语口语课堂活跃生动。
四、必要的教学准备
这里我指的准备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准备,更主要的是学生上课的准备,即作业的完成。作为口语教师,应该明白仅仅课堂上的准备和练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准备相关话题的材料,这样有备而来的教学就会简单的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课堂上也会踊跃发言,这样口语学习气氛自然就上去了。
以上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心得,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和同仁能给予批评和指正。当然这也只是口语教学,而英语是门沟通语言,脱离了听力和其他的几项基本技能也是很难快速提高的,因此多种能力练习的结合才是学好语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张丽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讨》,硕士,河北石家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季刊
作者简介:管飞,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