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4期 ID: 153129

  

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张 莉 王丹丹

  [摘要]在分析第二课堂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第二课堂建设的具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法,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创新点以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商务英语;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创新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基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及能力培养目标要求,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是商务英语教学成功重要因素。
  一、第二课堂方案设计
  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我们一直坚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大纲来安排那些适合学生的活动。时间安排上,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每天一次(如英语广播)、每周一次(如英语角、英语墙报)。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分阶段地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刚上大学,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感到既新鲜又有些不知所措。而他们在高中时,由于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应付高考上,大多数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语音语调较差,我们就有针对性地组织朗读或朗诵比赛,既能改进英语的语音语调,又有利于创造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英语语感。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往往组织词汇、阅读或写应用文比赛,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短文的能力。第三学期以后既是提高和巩固阶段,也是学生英语学习向纵深发展的阶段。此时,我们往往组织演讲比赛,这类比赛常常结合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比如某个与专业有关的小题目,要求学生做一些短小精悍的演讲。以上活动都是按年级进行的,因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大致相同,学生的时间以及老师辅导时间都比较容易协调。
  二、第二课程教学方案实施
  1. 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指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年级制定相应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坚持按照“强语境”的构建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将丰富多彩的内容贯穿于第二课堂。专业英语教师成立第二课堂指导小组,每一学期开始之前,针对三个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实际掌握情况,结合本学期第一课堂的教学大纲及能力模块培养目标,分别为三个年级制定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目标、活动开展方式、具体活动安排及相适应的评估模式等。
  2. 组建各类商务英语兴趣小组,真正达到实现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注重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建会话小组、阅读小组、表演小组、英语合唱团、英语游戏小组及网络教学小组、商务社团等,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加入各个活动小组,教师则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加各个小组的活动,以便对每一次活动的进展情况给予指导和监督。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英语竞赛活动,使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与机会,来体现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的特点。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短文背诵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板报设计比赛、英语故事会、电影配音模仿比赛等。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中发现不足,互相总结交流,促进进一步的共同提高。
  4. 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通过举办一次学院大型英语文化节,开展英语歌曲卡拉OK表演和英语戏剧表演活动,鼓励全院师生参与,营造“全校学英语、人人说英语”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检验、锻炼和提高,真正把英语文化节变成大学生自己的节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角色。
  5. 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营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多媒体电子资料室、多媒体自主视听中心,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连接,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上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学习不同级别的内容,观看多媒体教学短片,加强其听说能力的培养。
  6. 推进英语渗透日常生活。要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英语,就必须营造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建立了一个英文影视库,每学期为学生放映六次经典电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生动有趣的视听材料,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感受语境。
  三、第二课堂建设效果
  持续开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去“经历”,让学生在系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习,商务英语专业各年级的教学效果稳步提高,学生商务英语专业能力进步很大,同时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取得明显的进步,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Nunan,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3]Wright,T.Role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作者简介:张莉(1971-),女,汉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