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私立华联学院美术设计系在10多年的专业建设历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注重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身的特色。本文以私立华联学院美术设计系为调查对象,对该系提出的九字方针进行调研探索,了解美术设计系的建设特色。
[关键词]一看;二动;三要;四坚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的一类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私立华联学院美术设计系1993年正式招生,在10多年的专业建设历程中,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进行办学。 这种办学理念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发展,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教学特色。
到2009年为止,美术系共培养了650多名毕业生,其中专插本(升本)的有50名,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35名,还有不少毕业生已经担任设计总监和经理。统计数据表明,近三年美术设计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100%;对06级学生进行的质量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基本满意度合计达95%。
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实践,美术设计系提出了一看,二动,三要,四坚持的九字方针。下面就以私立华联学院美术设计系为对象,对建设特色中的九字方针进行探讨。
一看:看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
二动:手工绘画动手能力,专业软件实操动手能力。
三要:要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要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坚持:坚持双师型教师任教;坚持任课教师要有自己的示范作品或项目设计作品;坚持师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既教书又育人;坚持团队合作精神,院、系、企业一体。
一、一看:看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美术系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围绕专业关键职业能力及其技能水平,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系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中,美术系随时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系通过企业的用人单位和处在企业工作一线的任课教师的反馈信息;通过现代的信息平台和教学系统,如美术系网站、美术系邮件系统、教师邮箱系统、教学论坛等,与毕业生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取得联系,及时准确获取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的反馈信息,这对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学生的教学评价反馈信息对教学的决策和教学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2009年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专业社会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认真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建议,采用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案的修订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规范、合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扩大了学生就业领域,和学生继续深造的能力。
二、二动:手工绘画动手能力,专业软件实操动手能力
有一些人认为,电脑取代了手工绘画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任何的设计作品,都离不开关于色彩、构图、造型的绘画基础。在美术系09届毕业实习生的实习报告中了解到,占有60%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企业都要求测试他们的手工绘画能力。08届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反馈信息里,占有90%的企业要求应聘者现场示范手绘效果图或提供手绘图的作品。
美术专业软件,它作为工具,是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就如用画笔表达我们的构思一样。软件的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与科目的分类息息相关,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软件的支持,例如平面设计,我们可用PHOTOSHOP, ILLUSTRATOR;网页设计可用FLASH、DREAMWEAVER;三维动画,我们可以用MAYA,3DMAX等。熟悉的软件越多,在创作上应用的手段就越广,运用就越自如。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专业软件实操动手能力。
美术设计系坚持强调两手都要硬的实操能力,一是手工绘画动手能力,二是专业软件实操动手能力。原有的两个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绘画课(约490课时)和专业软件的课(约530课)占总课时数(约1900课时)的比例是26%和28%。在2008年新增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其多次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始终坚持手工绘画动手能力和专业软件实操动手能力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三、三要:要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要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系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多年来,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产学结合”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美术系从企业引进既有理论,又有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设计总监和公司负责人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引导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单元教学模式、项目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等符合职教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一位一机,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进行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更快地接受专业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
美术系教学模式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有以下两种:
1、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实践、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通常使用项目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模式在二三年级中极为常用的教学模式。项目的承接是来自于校内的活动和合作企业。在08学年第二学期,美术系承接了学校十八周年校庆活动的系列工作,一是学校编辑部的十本书的封面设计,其中包括了标志的设计;二是华联教授风采录的展览;这些项目,分别安排在《企业形象策划》《样本与宣传品设计》《展示设计》课程中进行完成。在项目教学中,根据项目主题,学生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完成,主要采取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为了最终完成项目作品,他们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从项目教学实践中看,项目教学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项目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同时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2、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学生的思维、经验、技能进行强化的训练。教师通过精选的案例作品进行现场制作,由浅入深,分解教学,让学生边学边实操,遇到问题,教师现场解答,这样可以有效地掌握设计软件的复杂步骤,同时还可以了解专业设计人员的创意、设计理念和操作技巧。
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设计方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具有启迪性、正面的经验或反面的教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对案例作品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同时学生还可以展开自己设计思维,畅所欲言,各种设计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许多创造性的灵感不断闪现,这样可以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系的专业设计软件和相关的课程,多半是运用案例教学模式。
四、四坚持:坚持双师型教师任教;坚持任课教师要有自己的示范作品或项目设计作品;坚持师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既教书又育人;坚持团队合作精神,院、系、企业一体。
美术系现有教师26名,教授5名。其中12名是来自企业一线的设计总监和公司负责人。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多年来他们同时在企业和教学一线工作,在工作和教学方面,逐步积累了经验,形成自身特长,给教学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不管是绘画基础课,还是专业设计课,美术系始终坚持任课教师用自己的示范作品或项目设计作品进行教学,加上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他们的课程是受到学生的欢迎。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建设了3间画室、1间MAC苹果机房、1间PC机房共5个实验室。本专业90%以上的专业课均在实训室进行,形象生动,改善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术系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校内实习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第一线进行参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师生的沟通,使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学校作为一个各个学科协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美术系坚持团队合作精神,院、系、企业联合一体,使校、院、系、企业共同进步。
在就业方面,院领导想方设法实行就业渠道多样化,鼓励学生出国、报考公务员等,积极为学生准备材料。同时,积极与我系专家、教授沟通,利用他们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近几年,学校组织的小型招聘会达40多场之多,为美术系学生及校内其他院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近80%的就业机会,在网上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寄出我院毕业生求职宣传材料,减少信息障碍,自己为自己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合作企业给予很大的支持,院系和企业共同合作,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校企的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充实了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状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向丽 刘晓欢,《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4期
[2]赵居礼,梅创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3]林纾,《从手工到机械-比较中外动画艺术教育》,《第六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2006年12月
作者简介:沈秀珍(1975-),女,广东从化人,大学本科,私立华联学院美术设计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