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目前中职办学规模已达历史新高,但同时职业学校普遍面临招生难、留住难、就业难等问题,中职生源素质不高,教学质量提高不快,这势必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此,要正确认识中职教育的现状,扭转中职教育办学危机。
[关键词]中职教育;现状;思考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一)职教观念滞后。
当前,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热门话题,但源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原因,家长依旧认为读高中、考大学是理想的选择,而就读职校是一无赖之举;政府依旧重普高、轻职教。中职学校没有好的生源,缺乏稳定高素质的师资,实验实训设备不足,办好中职教育又如何保证。
(二)中职教育管理无序。
顺应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办学规模扩张,中职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突出表现的问题是中职教育办学点多面广、设置专业相同、生源恶性竞争、办学条件差;政府没有统筹规划、行业管理矛盾突出、办学资质未加认定。我市现有各类职校58所,其中千人学校仅4所,公办学校少,民办学校多。个别民办学校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无校舍、无师资、无设备,办学理念上把职教看作产业,具体行动上是在盗取国家助学金,中职教育管理不当。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慢。
随着中职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及专业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未能跟进,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质量提高不快。
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中职教育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究其原因,既有师资力量薄弱、基础条件较差等硬件方面的,也有管理不当、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教法不科学等硬件方面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学有所成,家长对职校感到失望。职校信誉度降低是当前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中职教育如何发展。
二、中职教育的思考
(一)实施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从社会观念层面上看,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依然较低,职业教育的参与依然是少数人,且当前职业教学面对的是适龄人口的弱势群体,在学习成绩及家庭社会背景方面明显弱于普高生,而要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政府应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一是优先增加财政投入,中职学校大多基础条件差,其财政投入应明显高于普高;二是优先配置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应优先安排。
(二)做好职业教育规划。
面对中职教育点多面广、鱼龙混杂的不利局面,政府应高位重视。首先要严把中职教育办学关,要制定中职教育办学评估体系,对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学校要坚决予以取缔停办;对区域内专业设置相同或相近的要合并重组。政府应根据区域内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的确定中职学校的数量及各校设置的专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招生秩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教育呼唤符合职教特点的双师型教师,而当前师资的数量、质量及其稳定性已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吸引优质教师资源从事职业教育是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任职教教师素质提高刻不容缓。一是搭建吸引人才的平台,在政治地位及薪资水平上给予政策倾斜,二是更新职教理念,树立职教信心,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
(四)狠抓教育质量。
教育学质量是关系到中职业教育能否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实验实训的投入;二是转变重视办学规模,忽视抓管理、抓教学、抓质量的错误观念;三是在招生方面把好“出入关”,中职学校不是专门接纳差生、网络流生;四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技能培训。中职教育应紧紧围绕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密切关注市场人才需求,研究各专业的知识内容和技能项目,结合中职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施教。
作者简介:李进省,男,1987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现任教于江西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教务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