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4期 ID: 153150

[ 郑凌云 文选 ]   

基于岗位群高职商务英语实训环节设计

◇ 郑凌云

  [摘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环节的设置应基于相关岗位群所应具备的能力。文章结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环节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环节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岗位群;商务英语;实训环节;情境;模块
  
  一、高职商务英语实训课程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实践应用型专业,涉及商务情境下若干环节,如:国际贸易、秘书实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广告、公司管理、会展、旅游、酒店等。实训课程依据相关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是理论课程体系的拓展和延伸。但大多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环节的设置只是单纯的对应某门理论课程,各实训环节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加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有些能力的培养不需要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来实现,只需要通过实训环节即可完成,这样一来,实训环节就不单单只是和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对应的实践环节,更应该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和模块,而形成体系和模块的最好依据就是基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岗位群的共同特点来设置。这样才能有助于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分析
  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定位为例,在近年的就业市场上,企业已经呈现出偏好有行业背景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态势,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依托我院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背景,在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和教学中适时导入了机电英语的行业专业知识,这样更好地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以及拓宽学生就业层面。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以英语能力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核心,以机电外贸为特色的“英语+商务+机电”三合一涉外经贸高等应用型职业人才。基于这一点,其岗位群辐射范围包括: 国际贸易方向: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商检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机电外贸方向海外拓展营销与策划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等。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涉及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外企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企业驻外接待人员等。商务英语翻译方向:从事一般商务情境下的笔译和口译工作。旅游方向: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外事接待人员等。会展英语方向: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接待等工作。
  三、基于岗位群高职商务英语实训环节设计
  基于以上提到的岗位群所需能力的共同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模块来设计实训课程:
  (一)岗前能力素养模块
  笔者将岗前能力素养模块定义为:为了胜任岗位群所辐射的工作岗位,而应该具备的除专业基础和核心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主要由商务形象与沟通、职业规划、计算机应用能力三块构成。这一模块的产生结合了数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及大量企业的调研结果。商务形象与沟通,在很多学院也叫做商务礼仪。这一层面素质的培养已经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特别是从事商务情境下的工作,这一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语语言能力模块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语言作为商务情境下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或者说是其工作的语言,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来看,语言和与之相复合的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等重要,商务和英语的有机结合一直是商务英语专业遵循的人才培养规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教学理念来看,强调英语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的贯通和融合。因此这里提到的英语语言能力模块素质的培养也是要遵循这一原则,即所涉及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能力的培养要避免作为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是基于商务情境下的语言基本技能的演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语言教学实践中专业内容缺失的问题。
  (三)相关岗位群技能实务模块
  这一模块涉及能够胜任岗位群所辐射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商务实操能力。以国际贸易方向为例,涉及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商检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具体岗位。这一模块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学生在以上两个模块中已经具备的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的英语商务文件阅读能力、一定的英语商务函电以及报告的翻译和撰写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及信息检索、客户资料管理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具备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尤其是B2B平台)操作及客户开发能力和国际贸易展会客户开发的能力;外贸单证处理能力;报关、报检业务操作、外汇核销申报、退税、货代操作管理能力;与不同国家客户交流、谈判和合作的能力(跨文化交际)。
  高职实训环节的设置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同性质职业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中除了要保持基本的共性外,还要结合自身的行业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凸显其差异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函.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2]施方良.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林苏.“学教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2):50-51.
  
  作者简介:郑凌云(1981-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基于岗位群高职商务英语实训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