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是没有生命极限的,我要不断地‘眺望’,一切从‘零度’开始,永远不停地进行生命的跋涉。”①
这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张正耀语文教育人生的信念追求与真实写照。从教25载,弹指一挥间,张正耀勤勉耕耘、无怨无悔,串串闪光的足迹印证着他平常却不平凡的语文教育人生。
将时光回溯到25年前的那个7月,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几多憧憬和对未来人生的几分茫然,张正耀向他的老师顾黄初教授辞行,顾教授题词赠言:“为祖国培养四化建设的人才,是幸福的、光荣的事业。希望你珍视自己的事业,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顾教授的题词让张正耀懂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懂得了做一名好教师所要付出的努力。天道酬勤,23年后的2008年,当张正耀将新著——教育随笔集《零度的眺望》作为自己的作业呈现在顾教授面前时,顾老被感动了,欣然作序,热情褒奖:“正耀这样的老师,就是在省语文特级教师中也是置于前列而毫不逊色的。”②
张正耀常说,读书教书是一门人生艺术。他认为教师只有坚定执着,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郑板桥的名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张正耀人生目标定位的绝好表述——语文教师是他职业唯一的选择。因为他认为,语文教师是离读书最近的职业。他激情澎湃地读书教书,大学时期,他曾“恶补”过,“狂读”古今中外名著千余册;从教以后,他更是手不释卷,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般读书。
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思想园圃的播种者”,张正耀孜孜不倦,执着探求。
他在语文教学领域多有建树,先是探求文学艺术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大学刚毕业便发表近万字的研究论文;接着是对语文教材建设与使用的思考,然后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这其中有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微观研究,也有语文教育的方向把握,更有对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性思索。他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等宏观教育理论的认识深刻,见解独到,他总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巧妙地整合, “为我所用”。
他只要站上讲台便会投入整个心身,引领学生在精神的花园里采蜜,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激起学生生命的激情,用自己智慧的心灵去唤醒学生智慧的心灵;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学问,享受文化;他努力追求“诗意的课堂”③,他不囿于传统经验,课堂教学力行“删繁就简”,教学设计倡导“标新立异”,教学内容追求“开放多元”。他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同,每节课的内容和方法都不一样。他信奉“生命即语文” “语文教学应贴近生活”的理念,他设计和实践着各种语文活动:读古诗、背成语、写随笔、记古典名句、颂经典散文、作课前演讲、搞社会调查、做课题探究,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在读中做、在做中读,真正实现“读书、思考、实践三位一体”,让学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精于表述。张正耀说,他的使命就是要点燃学生的心灯,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愿望,挖掘他们的潜能,激活他们的创造精神。
他敢言人之不敢言,能言人之不能言,善言人之不善言。新课程甫倡他就对长期流行的“教师主导说”进行大胆的质疑;在教育界轰轰烈烈开展“集体备课”的时候,他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合作备课”;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更多地去思考语文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确立了语文教学的“内循环系统与外循环系统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达到了理性思考与诗人般激情的统一。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语文天地》《古典文学知识》《新语文学习》等刊物发表大量教学研究论文,出版《高考作文非常解析》系列(2006年,2007年,2008年)编著,出版教育专著《零度的眺望》(2008年),主持两项“十五”“十一五”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多项。不仅如此,他几乎在所涉足的每一个教育领域里都有自己的见解。读他的著述,既能感受到理性的严谨,又能体会到生命的鲜活,读书与教书并行,理论与实践结合,他不懈追求,激情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超越。
面对鲜花与掌声,面对荣誉与奖励,他淡然处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一直是他的信条。他讲得最多的是“感恩”:“长者们的春风化雨、耳提面命,同道们的呵护关爱、倾心相携,亲友们的殷切期待、无私勉慰,我才较为顺利地走在了语文教育这条荆棘密布和鲜花盛开的道路上”④。殷殷之情可感、拳拳之心可见!拥有泰州市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小学中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会员执行委员、政府兼职督学、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和兴化市中语会常务理事长等诸多头衔的张正耀,将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的重任主动热忱地担在肩头,态度真诚,方法科学,效果显著。他向青年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为他们的教学“做样子,探路子”;他主动承担各类开课任务,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资源。在他的指导与培养下,先后有多位青年教师获得省市级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在他的周围,团结凝聚着一批积极上进的中青年教师,论教学之道,谈育人之法,话著述之思,议研习之得,弘扬读书,推崇师德,成一方美谈。
他还立足于地方语文教育实际,精心设计振兴地方语文教育的蓝图,开展区域语文研究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中年教师的成熟提供帮助;他深入课堂进行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全市各类中学,近年来,他几乎听遍了全市各高中语文教师的课;他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与语文界同行一起殚精竭虑、深思熟虑,提出许多富有创新意义且能实际操作的语文教育指导意见,对区域语文教育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几年来,他还把他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广到了整个地区,他在各类学校和各种教研活动上所做的学术报告,高瞻远瞩,全面透彻,对语文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把生活中的每一天当做一个新的开始,一切从‘零度’出发,仰望生命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体验生命的深度。”这是张正耀写在《零度的眺望·后记》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恰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参考文献]
① 张正耀:《零度的眺望》,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顾黄初:《零度的眺望·序言》。
③ 张正耀:《追寻诗意的课堂》,《中学语文》,2007年第11期。
④ 张正耀:《零度的眺望·后记》。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中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