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腹痛难忍,揉了半天肚子,疼痛依旧。翻开《求医不如求己》,有个章节说,第二掌骨全息穴很神奇,找到痛点慢慢揉开就能消除各种疼痛。马上实践,掌骨中间有些疼,也分不清楚是胃脾穴还是十二指肠穴,揉了一会,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几声,居然不疼了。
在赞叹穴位神奇的同时,我突然想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学生出现各种“症状”的时候,我是不是每次都找准穴位了呢?存不存在“乱揉”现象呢?反思一下,不禁头上汗津津了!
有个孩子书写潦草,字不成行,多次提醒均不奏效。愤怒之余,撕了他的作业,勒令其课间到办公室重写。可是,重写了照样难看,我对其又是一顿训斥,撕了再重写,虽有改观,但不明显。我想以上就是“乱揉”现象。后来,我找了个榜样作业给他看,又示范写了一行字,边写边讲解:“中国汉字讲究横平竖直,写字要以底格为准。”甭说,他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窍门。经过几次表扬,居然字越写越好了。这可能就是找准了穴位吧!
还有个孩子很调皮,要么在别人路过的时候来个“横扫腿”,要么拽女生的辫子……总之,喜欢恶作剧。开始,我也是一阵“乱揉”。让班长监督,调皮一次扣一分,不起作用。就使用诛连政策,调皮一次,给小组所有同学各扣一分。结果组员们愁眉苦脸,他却有胜利之感。终于穴位让我找到了,学校搞安全教育,每班设个安全监督员,负责提醒同学注意安全。他踊跃举手,狂呼:“我,我,我!”领到办公室,我和颜悦色又不失严肃地说:“正人要先正己,只有能管理自己的人才能管理他人,你能做到吗?”他点头应允。毋庸置疑,找准穴位,稍微一揉,症状消失。
亲爱的同行们,当我们对学生的症状束手无策时,不要愁眉苦脸地抱怨牢骚,试着找找穴位,打通经络,症状虽然不会马上消失,但一定有成效。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