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170

[ 叶传标 文选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叶传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众所周知,观察从来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的。学生观察实物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表达的愿望,也有助于独立思考。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知识积累的差异及对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必定带有强烈的个性,具有独特的性质。当前小学生作文普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不能发现其中的精彩,不能深入思考,形不成写作的素材,作文如无源之水。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能解决小学生作文的困难,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 指导观察的内容
  1. 观察自然现象。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和景象是孩子们最乐于观察的,日月星辰,江河原野,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城市乡村等无不以独特的姿态和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无穷的幻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观察,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
  2. 观察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极其丰富多彩和生机盎然的,它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之一。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校外的一些活动。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基地,亲人的关怀、疼爱,邻居的融洽、互助,亲友的悲欢离合最熟悉、最留恋,这些都是学生喜欢观察的对象,最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他们获取知识、健康成长。庄严的升旗仪式、精彩的体育竞赛、紧张的课堂学习、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恼、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等构成了一幅幅五彩斑澜的画面,它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在家庭学校生活以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孩子们的观察提供了更丰美的景致。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走向社会,参观、采访、调查。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社会,把周围生活空间的人和事表达清楚,并能分辨出美丑善恶。
  二、 教给观察的方法
  1. 指导有顺序观察。客观事物的形态及其发展均有各自的顺序和规律。观察时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这样观察才能准确、清楚,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有序。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可指导学生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构成事物不同方面”的顺序、“事物不同特点”的顺序观察静态事物;对动态事物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变化”的顺序、“空间位置变化”的顺序观察。也可以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选择恰当的观察顺序。
  2. 指导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由不同部分构成,指导学生观察静物要全面细致同时抓住重点,这样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如观察“水仙花”,就要把它的茎、叶、花、根各部分看全。在观察茎时还要细致观察茎各方面的构成要素,如茎的形状、粗细、高矮、颜色等。对变化的事物要仔细观察变化全过程。事物的变化总有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起因、经过、结果。要观察清楚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的各种情况、各种状态及人物表现,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体真切的文章。同时告诉学生光靠眼睛观察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调动各种器官,用耳朵仔细听,用鼻子仔细闻,用口仔细尝,用手仔细摸,用大脑仔细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细致把握事物,文章才会生动形象。
  3. 指导抓住特征观察。世间万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两棵树、两朵花、两个动物……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固然要注意事物的共性,但特别要注意它们的个性,抓住事物独特的个性,多感官协调观察,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独具特色。如法国文豪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就要求莫泊桑观察来来往往的马车,在观察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莫泊桑通过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4. 指导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小学生的观察除了要求有顺序、全面细致、抓住特征外,还应要求能够对所观察的事物有所思考,发现观察对象中蕴含的意义,注入自己的感情,提高文章的立意水准。例如学生在观察河水时,有的同学索然无味地写了河水悄悄地向东流,而有的同学则赋予了河水自己的情感:小河欢快地唱着歌儿向东奔去;小河含着泪花在向人们倾诉着它的不幸和哀怨……孔子带领弟子去泗水游春时则从泗水的碧波中思考发现“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水是真君子啊!”多少人看见过黄河,冼星海却从中领悟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出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只有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写出的文章才能深刻。
  5. 指导观察后记录、总结。平时应要求学生随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把在观察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及时记录下来。要做到“真实、集中、具体、辛勤”。同时要在观察后进行材料整理,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观察后,还要全面、系统地总结交流,这样既有助于巩固观察所获得的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还能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发现分析,把书本知识和实物观察的知识结合起来,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那就更好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学生会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作文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