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173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夏 秀

  [教材简析]
  《小河与青草》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平等对话,展示了小河的水之清、小草的色之绿,让人们从中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小河与青草的样子。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熏陶和人文渗透,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感悟到小河与青草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道理,以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的人文品格。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长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小河、小草的图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借助画面,设境导入
  1. (多媒体动画演示:欢快流淌的弯弯的小河,河边长着迎风招展的青草)小河和小草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天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你听,“沙沙沙、沙沙沙”,小草在说话,“哗啦啦、哗啦啦”,小河在说话,它们在说些什么?咱们一起来听听。
  2. 多媒体画面展示播放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设计意图:形象生动的画面,亲切优美的语言将小河与青草人格化,增添了童话色彩,激起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二、 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 (多媒体展示弯弯的小河)小朋友,你们看这就是弯弯的小河,看到这样的小河,你想说什么?
  (学生看图自由发言,师引导学生抓住小河的水清来说)
  2. 师:是啊,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我们都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小鱼啦。岸边的小草(多媒体展示青青的小草),看到这么美丽清澈的小河,就情不自禁地夸起小河来了。小草是怎么夸小河的?(多媒体出示)“你的水真清呀,一眼能看到底。”请小朋友做小草,自由读一读小草的话。哪棵小草愿意告诉我们:该怎样夸小河?(引导学生抓住“真清”“一眼能看到底”来朗读体会)哪棵小草来夸一夸小河?还有哪棵小草也想夸夸小河?愿意夸小河的小草一起读一读。
  3. 师:瞧,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可高兴了,(多媒体展示笑呵呵的小河)它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谁愿意做小河,读读小河的话?(指名读)
  4. 师:小河,你的水清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请四人小组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渗透,因为小草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草为防止水土流失作出了艰苦的努力,所以小河的水才能这样清)
  5. 师:小河的水这么清,小草功不可没。谁愿意做小河来感谢小草,还有哪些小河也想感谢小草?(指名多个同学读)
  6. 师:对小河的感谢小草们开心吗?(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评价,引导学生感悟出小河非常谦虚,一点也不骄傲,它是真心实意地感谢小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熏陶和人文渗透,因此在此处的教学中赋予小河、青草鲜活的生命,创设一个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体验感悟文本的情境,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感悟到小草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体会小河对小草的感激之情及小河谦虚、谨慎的美好品质】
  7. 小朋友想不想把这段话分角色读出来呀?请大家三人小组,一人做小河,一人做小草,一人读叙述语部分。快读起来!(生分三人小组读第一次对话)哪组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8. 接着,小河与小草又说了什么?不用老师教,小朋友们能自己读好吗?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表演读、分角色读、一人自由读,读读小河与小草的第二次对话。
  9. 汇报交流:
  ⑴ 师:哪组小朋友想读?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告诉他们怎么把自己的话读好?(师引导学生提建议,如小河要夸夸小草,因为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小草,小河夸你了,你可别骄傲!小草,你要感谢小河给你水分呀!)
  ⑵ 师:还有哪些同学选择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方式读的?(指名多个同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10. 从小河与青草的这一次对话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充足……要不……早就干枯”体会正是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小草才会长得碧绿碧绿的,令人喜爱,理解小河在小草的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1. 师(出示课件)小河听了小草赞美它、感谢它的话以后流得——(生齐读:更欢)小草听了小河赞美它的、感谢它的话以后长得——(生齐读:更绿了)
  12. 小河与青草,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对事物有多元的反应。在学生对小河与青草的多元评价中,让他们感悟到小河与青草相互依存的关系,谦虚谨慎、甘于奉献的品德,自己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满。学生受到人文熏陶,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最终学会做人】
  三、 排练课本剧,促进读书思考
  1. 小河与小草真讨人喜欢,想不想演一演它们?
  2. 排练小小课本剧
  下面我们就学习小河与青草的团结合作精神, 3人小组合作学习,将课文内容排成小小课本剧。
  【设计意图:指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入角色,体验快乐,以演促读,以演促思,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的人文品格】
  四、 拓展延伸,内化课文语言
  1. 师:(出示多媒体,小河与鲜花的画面)小河流呀流,流到了花的世界里,弯弯的小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小河与鲜花说些什么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人做小河,一人做鲜花,赶快说起来!
  2.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引导他们说出互相赞美、互相感谢的话)
  3. 多媒体出示小河流淌画面,小河流呀流,流过了碧绿的草地,流过了美丽的花园,流过了青青的麦苗,流过了茂密的树林,一路上欢歌笑语。听他们在跟我们说再见呢!小朋友,我们也跟他们再见吧!
  (学生挥手与小河、小草等再见)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内化文本中的书面语言,童话般的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再感受人文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