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加强学生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加深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堂教学尤其阅读教学,关注和培养学生独特的体验,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并不断地探究着、实践着……
一、 适时引疑,指导学生自主体验路径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以提高自主能力和效果呢?其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二,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如果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一切由着学生,自主就会异化为放任自流,就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自主体验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适时引疑,以确保有方向、有目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例如教学《夹竹桃》一课,上课伊始就开始引疑,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最能概括作者爱上夹竹桃原因的一句话:“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用这句话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觉地从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人幻想两方面进行体验感悟。
给学生适时引疑,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了方向,从而丰富了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心情舒畅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在品词析句感悟中去,抓住夹竹桃韧性段落和引起幻想段落的描写,了解作者爱上夹竹桃原因。
二、 渐进阅读,指导学生自主体验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扣住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在自主体验感悟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渐进阅读方法,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我在执教《孔子游春》时,第一步初读课文,我采用朗读方式,要求学生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并整体感知课文。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立即就体会到作者主要是从泗水春景和孔子论水两方面来写的,通过朗读也体验到泗水春景的迷人和师生浓浓的情谊。第二步精读课文,我则采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默读方式去让学生体验,找出反映泗水春景的句子,并抓住排比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迷人的泗水春景,读中体会到充满灵气的花草树木,不得不感叹教育家孔子为教育创设情境的独具匠心。可见,学习环境很重要。以泗水春景为背景,孔子发表一篇“论水”宏论,实际是“话引子”。对于孔子而言,他的这番话,必须有助于学生开口讲话,动脑思考。老师(孔子)静观态势,不时点拨;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合作交流,学生在聆听中、观察、交流、辩论、思考、评价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悟到道理。不知不觉,润物无声。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体会着、想象着……我看到学生在描写孔子论水的重点段中不断圈画着描写水品质的词和句子,并凝神思考,可以想象学生心中一定在各自体验着水具有的不同品质,“它是真君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参与阅读,进入文本,因而人人都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加深了对课文的透彻理解。这样,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第三步,诵读课文,《孔子游春》文章写得很美,学生在品读中体验到作者笔下文字的美妙。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讲究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才会‘囊中取物’拿出来用。”因此在精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了诵读,把优美的词语、句子印在脑海里。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渐进阅读的方式,从不同层次上提升学生自主体验文章的能力,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主体验情感
创设情境是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开端,也是激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动力。面对文本,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冷静地品读、感悟、思考,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的独特多元反应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学习的状态。
教育学家李斯托威尔曾说过:“每一种创造性想象都必须有种情感的动机作为先行条件,这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冲动,或者一种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在教学《广玉兰》时,课件展示了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各种不同形态花儿的图片。在讨论广玉兰花的纯洁高雅时,重点抓住描写色彩和质感的一组准确生动的词语,“纯白”“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体会花瓣的洁净、高雅。在学生交流“终年不败的叶子”时,我准备带学生到校园中去观察广玉兰树,接着摘取几片树叶,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感受叶片的独特情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爱花之情。同时,让学生明白广玉兰的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吸引作者的原因。最后,我趁热打铁,在学生情绪高昂时有感情地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读中学、学中读,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让学生和作者在情感上共鸣,感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重视学生自主体验,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和交流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和体验的空间,崇尚个性化理解,用心去感悟。既保证阅读教学中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学生学习的多样性。所以在探究和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体验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反复体验、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读懂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