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220

  

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

◇ 郝 磊

  最近,我读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机关办公室门口摆放着一个鱼缸,缸里放养着几十条热带鱼。那种鱼长约3寸、大头红背,特别漂亮,引得许多来这里办事的人都驻足观看。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3寸来长,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游玩。忽一日,鱼缸的缸底被一个孩子砸了一个大洞,待人们发现时, 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几十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苟延残喘,人们急忙把它们捡出来放进院子喷水池中。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于是到喷水池边捞鱼。捞上来一条,大吃一惊;又捞上来一条,又大吃一惊。两个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3寸疯长到一尺长!
  大概是职业的缘故吧,读了故事,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学生就像鱼缸里的热带鱼,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成长空间就是鱼缸,而不是喷水池或是江河。想到这,我不禁有些汗津津了。我们常常抱怨说学生不懂事,学习不够自觉,总是要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总是长不大,仔细想来,可能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多少自由成长空间的缘故吧!
  是的,我们的确没有给学生多少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课堂上,虽然现在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学生基本还是按老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追求一个分数,似乎并非为了探究知识。
  在家里,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目的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注重的是记住结果。我曾读过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黄先生在文章中说,他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而且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为了完成作业,孩子要到图书馆查阅图书。反观我们,我们很少布置研究性的作业,且作业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为学生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在时间上,虽然减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学生学业较重仍是不争的事实。完成作业需要大量时间,学生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作业缺乏探究性,学生养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即便有了时间,学生也不会去探究,除了玩,便不会做其他事情了。
  在空间上,出于安全考虑,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外出实践等活动几乎没有了;在家里,为了学习,学生很少做家务劳动,也很少外出。学生活动的空间基本上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不多。
  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呼吁要解放儿童,他说:“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让学生成长得快一些,请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