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150

[ 韦永华 文选 ]   

如何有效提高聋哑小学生习作能力

◇ 韦永华

  聋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曾先后多次深入到县特校调研,深入到语文课堂听课,也曾多次与特校的语文教师们座谈。通过听课、调研和座谈,我发现聋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非常低下,五六年级的聋哑孩子还不如普通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其语言单调乏味,组句没有逻辑性,内容干瘪贫瘠,想象力极差,往往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因此,有个别特教老师无奈地断言:“聋哑孩子是写不好作文的”。或许这就是聋哑小学生与普教的小学生相比所缺失的地方吧,而这些,也正是特校教师苦恼、困惑和焦虑的地方,更是目前特教教学亟待解决又急待突破的问题。特教的老师们为此想尽了各种办法,做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艰难的摸索,可效果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我想,一是聋哑学生天生就听不到自然界各种美妙的声音,他们只能看到世界五光十色的一面;二是聋哑学生无法像常人那样用语言来交流心底的感受,讨论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喜怒哀乐只能通过表情、动作来呈现。他们之间,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也完全靠视觉观察、靠动作表达才能实现。他们根本不知道,口头语言的交流是多么方便与快捷,多么的准确与亲切;三是聋哑学生超乎寻常的观察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或者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许多年轻特教老师引导不当,重点没抓住,激励不到位,加上众多家长放任(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所以,他们仅有的优势全都用到了日常饮食起居等生活的简单交流上了,没有能够把这一优势放大,用到学科学习(包括作文表达)上;四是聋哑学生平时在看和阅这两方面对自身要求不严、训练较少,观察事物不够,欣赏影视漠然,阅读书报更谈不上,他们头脑空空的,想表达生活当然很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聋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根据上述分析以及聋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严格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认为,充分发挥聋哑小学生观察力强的优势,加大观察、欣赏和阅读的力度和广度,不断丰富和积累习作素材,教给学生正确的表达方法,从而让学生乐于习作,勤于习作,是有效提高聋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 发挥优势,加强观察
  优势与劣势相对而言。聋哑小学生虽然听不到,也不会说话,但敏锐的眼力便是他们最重要的优势。他们捕捉信息的速度、判断事物的效率明显比常人快而高。为此,要提高聋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发挥他们的超常的优势,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指对事物、现象进行仔细地察看。观察是习作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都是通过观察来获取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而只有多留心观察生活,才会发现更多写作素材,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有意观察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因而往往不能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就从眼前飘过,悄悄消失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观察。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活动,在出发前,教师就应该提出本次春游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指导学生在春游途中注意动植物有哪些变化,沿途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路边的树木、田里的庄稼、天上的飞鸟、河里的鸭子、河上的小桥等,与其他季节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回校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写具体、写通顺。这样,学生便有言可叙,有物可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 增强阅读,不断积累
  阅读就是既看又读。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小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对于聋哑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聋哑小学生开始学写作,往往不知道怎样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他们十分喜爱又非常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为此,首先学校要坚持开放图书室,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书阅读;其次,每个班级都要精心办好“图书角”,图书角里的书籍,由班级负责管理。学校应向学生提出要求:一要经常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二要多读好书,获取成长营养,三要学以致用,立志成才。要把读书获取到的知识,通过思考和实践,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读书中确立人生远大目标。
  学校还应为学生征订一些图文并茂的优秀读物诸如《小学生作文选刊》《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新语文学习·作文版》《七彩语文·作文版》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可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三、 教给方法,勤于习作
  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会写的目的,首先,特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经常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写自己读过的书籍或文章,把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下来;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后进生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可以了。其次,应注重培养学生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所见、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记“流水帐”,应该突出一个“新”字,一天一个样。可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不定期检查,日记写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全班全校展览并给予表扬,写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要耐心指导和鼓励。
  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下列几种方法对聋哑小学生应该较为适用:
  方法一:学会模仿。模仿,是消除聋哑小学生畏惧作文心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给学生展示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告诉他们,这些作文都是同龄人写的,现在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了,让全国各地的同学都能看到他们的名字和作文,多光荣啊!如果你们也像他们那样细心观察,努力地练习,相信也会写好,也会发表。学生一听老师鼓励的话语,兴趣盎然,模仿的劲儿也就来了。创,总是从仿开始的。有了第一步的模仿,后来的创作就有了基础。
  方法二:学会审题。审题,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如果连题目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又怎么能写好文章呢。写作文时,千万不要看到题目就动笔写。因为你没有明白题意,没有做好写的准备,当然是写不下去的。审清题目,设计好思路,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写《一个爱画画的人》,拿到这个题目,首先要看题目中有几个词,都是什么意思,哪个词是最主要的,然后根据题目,想一想该写什么。《一个爱画画的人》题目中共有“一个”(表示数量)、“爱”(喜欢、喜爱)、“画画的”(指写的内容、范围)、“人”(指要写的人物)这样四个词。其中“画画”最主要,点出了本次习作的主体内容及写作范围,而“爱”就是“题眼”。
  方法三:学会选材。要让学生明白,围绕一个题目或者一个中心可以找到很多材料来写,但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为题目、为中心服务才至关重要。写作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写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比较好的材料,为习作服务。其实,作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它决定着作文的方向和生命。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提示,做好选材工作,非常必要。
  方法四:学会表达。对聋哑小学生来说,早期多进行看图作文训练应该是十分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看图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方法五:学会评改。习作评改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如师评师改,生评生改以及学生间互评互改等。我们倡导互评互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会。这样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都有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就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此外,勤练习、多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强调动手和动脑实际上同样重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及时地把看到的、读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经常写,长期坚持写,就会熟能生巧,就能越写越好。
  总之,聋哑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不断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不断引领他们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和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室]

如何有效提高聋哑小学生习作能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