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秦牧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想象,可以使文章虚实相生,摇曳多姿;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深化文章的主旨。陶渊明借桃花源传递自己的人生理想,吴承恩借取经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他们的文学成就无不与想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近年来,高考作文也体现了对想象能力的考查,1999年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6年福建卷“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等等,都为考生预设了想象的空间,要求考生写作时插上想象的翅膀。
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展开想象呢?
一、 借助想象,让你的题材与众不同
高朝俊教授曾说:“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选材,选到了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通过想象的故事表现自己对文题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题材往往能与众不同,从而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如2008年四川优秀作文《逝者自嘲》,全文以一个在灾难中丧生的死者的口吻展开叙述,想象“我”离开人世后的所见所闻,从“我”为“稚嫩的双肩被钢筋水泥的墙板压榨着”的孩子而痛苦焦急,到看到国家领导人亲民爱民、人民子弟兵紧急救援而感激而“放心”,表现了对“大灾有大爱”的赞颂。其实,这篇文章的主旨与众多直接表现赈灾场面的文章并无多大区别,但这位考生通过想象虚构了一个故事,使题材有了全新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2008年江苏优秀作文中有一篇也是借助想象手法而获得成功的。这篇文章采用拟人手法,以武则天的无字碑为叙述主体,采用心理独白的形式,想象了无字碑对武则天的好奇,表达对武则天“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的理解,以及对武则天的敬佩之情。近年来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的文章并不少见,甚至大有泛滥之势,而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巧妙地借助想象,别出心裁,使文章具备了极强的吸引力。
二、 借助想象,让你的内容丰富多彩
写实,自然也可以丰富,可以生动,而如果能穿插想象,常常能拓展内容,或虚实相生,或柳暗花明,从而摇曳多姿、丰富多彩。柳永《雨霖铃》实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送别场面之后,又想象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后场景,使情感又荡开一层,凄清绵长。众多高考优秀作文中也有不少借助于穿插想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且提升了文章的立意高度。
请看2008年浙江优秀作文《感受乡村》片断:
好似流光回溯。我忽然心生感动。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李白是否在凝神静思,写下对故乡的恒久思念?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王安石在仕途失意、与妹妹团聚时,是否体悟到了杯盘草草、笑语盈盈的珍贵?多年以前,在这样的乡村里,张可久是否春水煎茶、松花酿酒,在远离尘俗的诗意中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这篇文章先描述乡村的现状,表达自己为“失去的乡村”“失去的原野”而闷闷不乐,又通过这一段想象的文字,用李白、王安石、张可久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材料,引出对“乡村的韵味还在”“乡村的意义依然还在”的欣慰。这样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文章具备了文化思想的厚度。
三、 借助想象,让你的描写细腻生动
想象,给了我们广阔的写作空间。在想象中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拘无束地放飞思维,拓展思维的广度;也可以“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局部的描写中细腻生动地再现场景,尽展魅力。
请看2008年浙江优秀作文《感受乡村》片断:
夜幕降临,淡紫的晚霞笼罩着整个村庄,安详、宁谧。青色的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婀娜地舞着,召唤着田间劳作和归途中的人们。远处传来淙淙的溪水清脆的歌唱,和羊群“咩-咩-”与青草惜别的耳语。劳动了一天的农人,带着满身的泥巴和一天的疲惫往家赶,并不行色匆匆,只是慵懒地挪动脚步。
记叙文离不开描写,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生命线。而好的描写又是以想象再现为基础的。这段文字借助想象,描写了乡村傍晚的生活场景,炊烟袅袅婀娜地飞舞,农人慵懒地挪步回家,尤其是溪水清脆歌唱、羊群与青草惜别耳语的想象,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使一幅“乡村暮归图”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写作中巧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别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这些手法也常常建立在想象之上。
2008江苏《好奇心》片断:
而当我们把熊熊燃烧的好奇之火引向对自然、生命的不竭探索中时,好奇心又变了,她变得温顺而明媚,仿佛是露珠反射的光晕、孩童脸上的稚笑、阴霾中天空投下的一缕希望。在失意时,她抚慰我们;在困苦中,她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她善意的指引下,我们终会驶向光明的彼岸。
这段文字借助想象,将好奇心比喻成抚慰我们、指引我们的温顺而明媚的天使以及露珠的光晕、孩童的稚笑,语言灵动,将抽象的好奇心转化为了生动形象的画面。
四、 借助想象,让你的议论形象化
议论文以理服人,但如果能在论证时特别是叙述时借助想象使表达形象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一)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正是因为川端康成能带着感动出发,他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正是因为宗璞带着感动出发,她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正是因为史铁生带着感动出发,他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
(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分盛开的海棠花,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味这紫色波浪带来的感动时,她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们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第一段文字虽然事例恰当而丰富,排比的句式也整齐有力,但事例表述单薄空洞;第二段文字则借助想象,将三则事例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使抽象的说理形象化,在说服力之上增添了感染力,使读者更易于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议论文毕竟重在说理,想象的、形象化的表达不宜过多,不能冲淡议论的色彩。
写作时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让你的文章别具一格,但也要记住,想象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史学家章学诚曾经评价《三国演义》说“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作文中开展想象也要符合生活的逻辑。2008年江苏优秀作文《好奇心》中有一篇是这样的: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由此,“我”展开了一系列的想象,是因为害怕吗?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了吗?是已经被某所名校提前录取了吗?三种想象都不是古怪离奇的,都是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文章又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对三种想象作了合情合理的分析,将想象和现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既要充分发挥想象,又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这样的文章才是成功之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