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和你们玩个传话游戏:老师先悄悄对每一组的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你们就轻轻地一个一个向后面“咬”小耳朵,会吗?
生(齐):会!
(分组做传话游戏)
师:每个组最后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
生:我听到的是:“我真棒!”
生:我听到的是:“我非常棒!”
生:我听到的是:“我非常非常棒!”
生:我听到的是:“我真的很棒!”
生:我听到的是:“我真的真的很棒!”
师:小朋友们,你们棒吗?
生(齐):棒!
师(伸出大拇指):让我们一起骄傲地告诉大家:我非常非常棒!
生(齐):我非常非常棒!
师:小朋友们,刚才传话的内容是老师对你们的信任,也是小朋友对自己的称赞!
师:听了赞扬,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很愉快!
生:非常高兴!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上课吧!
【点评:巧妙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设置课前小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游戏的内容简单便于操作,既让学生在传话的过程中感受游戏的快乐,更能体验到称赞带来的自信,也是对即将学习内容的铺垫,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生字朋友吗?
生(齐):喜欢!
师:看,生字朋友来了,快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课件出示生字:刺猬小獾板凳泄气自信称赞椅子消除疲劳苹果)
师: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生争先恐后读生字,一生“刺猬”和“称赞”二词没读准确)
师:刺猬的“猬”,本来读四声,当它和“刺”组成词时读轻声。“称赞”的“称”是后鼻音,念“chēnɡ”。
师:谁再来读读?
(一生读生字)
师:读得不仅正确,而且字正腔圆,请同学们学着她的样子,一齐读一遍。
(全班齐读)
【点评:阅读教学的基础就是对字词句的训练。因此准确地认读生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保留,而且要长期地坚持使用,这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还能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你们知道这些生字朋友从哪篇课文中跑出来的?
生:《称赞》。
师:一齐再美美地把课题读一下。
生:称赞。
师:“称赞”是什么意思?谁能把这个词换个说法?
生:赞美。
生:表扬。
生:称颂。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
生:主要讲了小獾和小刺猬之间的事情。
(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獾和小刺猬的图片)
师:谁能用上这些生字朋友,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给大家听?先思考一下,然后我请小朋友说。
生:小獾在做小板凳,他做了好多个,可是都做不好。正当他快要泄气的时候,小刺猬来了,他称赞小獾的凳子一个比一个做得好,小獾自信多了,他会做小椅子了。晚上小刺猬送给小獾一个大苹果,小獾称赞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大苹果,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师:说得真好!
师(指着黑板上的图片):简单地说就是小刺猬称赞了小獾,小獾也称赞了小刺猬,它们相互称赞。
【点评:要二年级小朋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确很难,但要求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复述了课文内容,降低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坡度,更易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快感】
师:小獾和小刺猬的相互称赞起到了神奇的作用。对小獾来说,小刺猬的称赞有什么作用?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小朋友迅速读课文,把小刺猬称赞以后小獾发生变化的句子画出来。
(生读画相关语句)
师:谁找到了?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师:找得很准确,其他小朋友找到这句话了吗?大家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师:请小朋友仔细读读这句话,把读懂的意思告诉大家。
(生读)
师: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师指名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非常流利,非常好听。
师:真厉害!一下子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并且热情赞扬,相信和你做朋友一定是件开心的事。
【点评:教育无痕。“一下子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并且热情赞扬,相信和你做朋友一定是件开心的事。”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教会了学生评价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刺猬称赞了小獾,小獾有了自信,会做小椅子了。
师:对,称赞能给人带来自信,让人产生成功的动力。
生:我从“有点儿泄气”读出来小獾已经不想干了。
师:你真会读书!“泄气”是什么意思?你能为它换个词语吗?
生:就是灰心的意思。
师:小刺猬的称赞让已经有点灰心的小獾重新鼓起做小板凳的勇气,最终做成了小椅子,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这就是称赞的作用。可是小獾为什么会泄气?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请小朋友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生带着问题读文)
师:看来小朋友都找到了,谁来说说看,小獾为什么泄气?
生: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句子,句中的“粗糙”一词读得很重)
师:我听出来你读“很粗糙”时加重了语气,为什么?
生:“很粗糙”是说小獾做的板凳不好。
师:是啊,看看插图中粗糙的小板凳是什么样的?
生:板凳面子不平。
生:板凳的腿有长有短。
生:板凳腿有粗有细。
师:说得真好!面对自己已经做出来的三个小板凳,小獾泄气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想,小板凳太难做了,我做不出来,还是不做了。
师(笑):想放弃了。
生:他想,我太笨了,连小板凳都做不好,我能做什么呢?
生:他想,我是比较笨的,学不会木工了,我不学了。
师:哦,小獾对自己失望了,有点自卑了。
生:他想,我是没有希望当好木工了,我回家去吧。
生:他想,我做的板凳怎么这么难看?我不做了。
师:哦,原来指望自己能做好小板凳,当个好木工,可看了自己的作品却非常失望。
【点评:文本中常常有许多留白,教者要善于发现,巧妙利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让他们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想象中接受爱憎美丑的教育,在想象中培养思维能力】
师:正当小獾带着种种泄气的念头想放弃做小板凳的时候,小刺猬来了,他怎么说的?把描写小刺猬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师:小刺猬是怎么夸小獾的?
生: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课件提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我找个平时班上最不爱张嘴读书的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谁?
生:徐扬。
师:老师相信徐扬一定能读好。
(徐扬结结巴巴地读句子)
师:能把每个字都读得很准确已经不错了,相信你一定能把句子读得流利。再试一遍,好吗?
(徐扬较为流利地读句子)
师:读得怎样?流利多了吧。相信你再读一遍定能把称赞的语气读出来。
(徐扬有滋有味地读句子)
师:谁来夸夸徐扬,他读了三遍书,读得怎么样?
生:徐扬,你真棒!
生:徐扬,你真的真的很棒!
生:徐扬,你太棒了!书读得一遍比一遍好。
师:徐扬,听了同学的称赞你心里觉得怎样?
徐扬:只要我好好读,我也能读好。
【点评:课前精心地预设,才会有课堂的精彩生成。一遍遍的指导朗读,一次次的表扬,让学生的心里暖洋洋的,从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称赞的力量,发现称赞后带来的变化,学会称赞】
师:只要肯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刚才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了徐扬读书上的进步,并真心地表扬了他。那小刺猬是怎么发现小獾的进步的?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小刺猬走到小獾的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生:仔细地看了看,说明小刺猬看得很认真。
师:原来,小刺猬细心地比较,发现了小獾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一颗积极要求进步的心,所以他发出了真心的称赞——
生(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谁再来发自内心地表扬一下小獾?
生(真诚地):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书读得一遍比一遍有感情。我们再一起来称赞一下小獾——
(学生齐读)
师:听了小刺猬的称赞,让原本有点儿泄气的小獾产生了自信。他可能会怎么想呢?
(出示句式:“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
生:“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木工,做更多更好的东西。
生:“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万事开头难,既然小刺猬说我有进步,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生:“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原来我可以做好的,只要我认真地做,肯定能成功。
生:“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我不但要学会做小凳子,还要会做小椅子。
师:傍晚,当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去时,小獾高兴地迎上去,他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不好意思地说——
生(齐):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
师: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
生(齐):“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师:原来称赞可以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它让小獾产生了自信(板书:产生自信),促使小獾一天时间不但学会了做小板凳,还学会了做小椅子,更可贵的是他体会到了称赞的力量,也学会了赞美。能找到他称赞小刺猬的句子吗?
生: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课件出示: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谁再来读读?(生读)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不但流利而且有感情。
生:你听得很仔细,所以表扬得也很真诚!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小獾真诚地夸夸小刺猬吧!
(生齐读)
师:小獾的称赞有什么用?
生: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板书:消除疲劳)
师:多奇妙的称赞呀!它像一根神奇的魔术棒,挥到哪儿,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自信和勇气。这个故事有趣吗?想把它演出来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当小獾,一个当小刺猬,演一演。
(同桌之间表演。师巡视,指导)
师:我请两位小朋友带着头饰表演。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待会儿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两位小朋友表演)
师:谁来说说小刺猬和小獾表演得怎么样?要发自真心的评价啊。
生:我觉得小刺猬表演得像个真刺猬,他把仔细地看小板凳的动作都表演出来了。
生:我觉得小獾表演得也非常好,说话非常流利。
生:他们两个表演得都很好,像小演员。
师:听了同学们对你们二人的评价,你们心里感觉怎样?
生:感到非常高兴!
【点评:先要入境,方能入情。学生经验虽不丰富、情感却极其敏锐,让他们在学习时,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表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中人物的心灵,感受称赞带来的神奇的力量】
师:是呀,称赞的力量是巨大的,有首小诗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请听:
(课件出示:)
世界上有一种奇妙的圣水,
它呀,简直比童话中的魔杖还要神奇!
它洒向哪里,
哪里就会出现奇迹!
被它浇灌的人啊,
会变得快乐、聪明、自信……
那播洒它的人,
是多么开心、幸福、受人尊敬,
你猜猜,这圣水它叫什么名儿?
它呀,就叫称赞,珍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口里,
又真诚地流淌在每个人的口里、心里。
(师随着音乐范读,读完后全体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也是一种称赞的方式,是对老师最好的鼓励,让老师的心里暖洋洋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自信,如果当初小刺猬不称赞小獾,还批评他连简单的小板凳都做不好,想想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请小朋友大胆想象,创编故事,课后讲给大家听。
【点评:想象力丰富,创编故事能力强,是低年级学生的显著特点,充分利用文本内容,让学生想象表述,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感受称赞的神奇作用】
板书设计:
【总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手法,以“称赞”为基点,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感悟“称赞”的神奇力量,体味并享受称赞带来的快乐。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读,特别是朗读,是语文教学最传统、最基本、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方法。以读带悟,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增强语感,体会真诚的称赞能带给人自信。同时,教师注意处处、时时称赞学生的感悟理解和点滴进步。带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重点的语句,如指名读、加上动作读,既避免枯燥,又加深了对句意的理解,还提高了朗读能力。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教者对徐扬同学的三次朗读指导也是值得称道的,一次次地鼓励,一次次地指导,一次次地称赞,让小徐扬从结结巴巴地读到较为流利地读再到有滋有味地读,既体现了朗读的魅力,也体现了教者的人文关怀。
词句训练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一条主线,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者抓住重点词“泄气”,先利用换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追问泄气的原因,从而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可谓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足见教者处理文本的功力。此外,给定句式,引导学生想象表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项常抓不懈的训练任务。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听了小刺猬的称赞,让原本有点儿泄气的小獾产生了自信。他可能会怎么想呢?”并适时出示句式:“‘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他想:”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把话说具体的习惯,为将来的作文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课文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故事内容,二是思想内容。教学伊始,教者要求学生“用上这些生字朋友,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给大家听”,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复述了课文内容,可谓一石二鸟。然后教师总结点拨: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这使学生对全文有个总体印象。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教者反复引导孩子品读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堂课,教师能积极地创设和营造称赞的氛围,对学生的称赞始终贯穿课堂,真正让学生在其中体会称赞的真诚,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并学会称赞身边的人,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思想内容也了然于心,真正做到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当然,称赞要语出真诚,要恰如其分,称赞和世故圆滑、阿谀奉承有着本质的不同。教学中,教者如能在这方面稍加点拨,将对学生的成长更具启迪意义。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点评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