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因而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苏教版低年级教材识字量大,学生不能全数掌握,学过的生字回生率很高。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固。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情境中识字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把单调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使学生能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感兴趣时,其兴趣才是牢固的、持久的。低年级课文中生字的密度较大,单纯的千篇一律的识字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开动脑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识字活动中来,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对学习汉字的持久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识字5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海,在课始,我先播放了大海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海浪的巨响,然后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描述:湛蓝湛蓝的大海时而和低飞的海鸥讲着动听的故事,时而随着海风翻卷出一朵朵可爱的浪花。浪花轻轻地涌向空旷的海滩,留下许多漂亮的贝壳。一群孩子来了,他们光着脚丫高高兴兴地捡起各种各样的贝壳。到了傍晚,渔民们划着渔船回到港湾,船上装满了新鲜的鱼虾和长长的海带……学生想认识大海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此情境中学习本课的课文和生字,学生不仅很快地识记了生字,而且很好地理解了词义。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我这样引导学生:想不想写封信给生活在大海边的小朋友呢?你有什么问题要向他们请教吗?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我相机提出:“你们要写信,就要把刚刚学的几个字词用进去哦!”于是学生积极投入到生字词的巩固环节中去。
二、 归类中识字
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将生字词进行适当的归类,既便于提高学生识记效果,又可以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3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
(出示生字词)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木”字旁的字。
生:说明它们都和“树木”有关。(老师随即进行激励性评价)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木”的字?
生:杨、柳。
生:枝、材。
生:松、林。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按结构或偏旁等对生字进行分类记忆。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归类,通过比较,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再如学习形声字“蜻”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师:根据你的学习经验猜一猜它的读音。
生:应该是“蜻蜓”的“qīng”。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左边有“虫”,可能与昆虫有关,右边是“青”,我想,应该还读qīng吧。
师:你的方法不错,是按形和声两部分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那你们能猜猜下面这些字的读音吗?
(出示:描、瞄、吐、苞、蜘、蚂、蚁)
这样一归类,学生不但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字形,而且积累了识字方法,同时对汉字的构字规律也有了初步了解。
三、 生活中识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识字巩固率不高,学过的生字容易回生,学生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不能识别出已学过的生字。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识字,如路边站台名、广告牌、各单位或商店门前的挂牌,在课堂上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会相继想起来。为了引导他们日后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我在班上开展了多种识字竞赛活动,让学生争当“识字状元”。
(1) 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己识字的成果,可以是自己请父母写下的,也可以以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增加识字量。
(2) 制作“生活识字本”。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定期抽时间让学生交流与互教,在收集、识记、解说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强化。
(3) 自制“识字袋”。将课内外认的字制成卡片装在袋中。制作字卡的方法不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如铅化纸、彩纸、卡纸等等,把这些字卡剪成各种形状(三角形、园形、花瓣形等等)。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认了“日”字,就把这张字卡制作成太阳的形状,认了“羊”字,就把这张字卡制成喜羊羊的模样,让人爱不释手。字卡的数量多少也不限,学生今天学会了3个生字,就制作成3张字卡放进识字袋(标上时间),明天又学会了5个生字,就制作成5张识字卡放进识字袋,无统一规定,贵在坚持。
每周一晨读时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他们把一周学会的字在小组展示,并参加每周一次的“识字大王”比赛。谁识字最多,谁就能当“识字大王”。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识字的兴趣空前高涨,孩子们开始喜欢比谁的识字袋里装的字卡多,谁会认的字多。有的学生原来对识字不感兴趣,一个月后却在识字评价表中写道:“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识字了,我想当上‘识字大王’”。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每天都坚持看课外书,我在课外书里学到了很多本领。”还有的学生说:“多识字,真快乐。”……家长对这些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孩子认字的兴趣很高,路上的广告牌最是爱读。” “自从班上开始搞识字袋,识字量飞速增长。” “我的孩子现在对识字及制作字卡非常感兴趣,在路上看到熟悉的字,就会向这些字打招呼,连我们这些大人都觉得很有意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机会,因势利导,总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