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遗憾的是有的人把“黄縢酒”的“縢”字,错写成了“藤”。
“縢”读téng,是个形声字,义符是糸(mì),即丝线。它的本义是绳索,后来引申出缠束、封闭等动作义。“黄縢酒”即黄封酒,宋时官酒以黄纸封口,故而得名。《钗头凤》里所说的酒,正是这种官酒。
“藤”也是形声字,义符为艹,指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如白藤、紫藤、葡萄等的茎。汉语中“黄藤”倒也实有其物,是一种药草,主治饮食中毒,利小便。“黄藤酒”或可理解为用黄藤泡的酒,却与陆词中的“黄縢酒”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