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每每想起,就会心潮涌动,感慨万千。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认识到了只有让文字与心灵碰撞,才能让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感受语文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我们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语文示范课。既然是示范课,就要有引领课改的意识和课堂教学的艺术,我考虑到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现象仍很严重,语言文字“运用”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按新课标要求,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与帮助下,经历对范文语言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所以我打算上一节阅读赏析课《第一次抱母亲》。上这节课的目的,一是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目的明确了,通过一番精心策划与准备,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然后踏进教室。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
我微笑着环视同学们,他们站得那么直,似乎非常在乎后面听课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见此情景我心头一亮!我们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我在黑板上写上“第一次抱母亲”,“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是谁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怎样抱母亲……”同学们对文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好,你们的想法很重要!”我对回答问题的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接下来是我声情并茂地范读,我想以此来渲染情感,把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创作,使每一句话都能撞击学生的心灵。也许我选的这篇文章感人至深,也许事情的结局是出乎意料的,读到最后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时,我的手抖了,我的声音哽咽了……文章的字字句句牵动着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他们对文章语言的感受通过神情可以看出是那么深切。当时,教室里静极了。
有了整体的感受,下一步该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深层内涵,让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波涛撞击学生的心灵,如细流荡涤学生的灵魂,从而悟出人生真、善、美的一面。“当你第一次听完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感动、敬佩、崇敬……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母爱似海,母爱如山,母爱无私……”孩子们争着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几个女孩子的眼睛红红的。我的心随之进入最佳状态,我们俨然是知心的朋友,不费一点劲,彼此都真诚地交流着与文本对话后的心理感受——无论是对母爱的赞扬,还是对儿子的认可,都表达得那样自然……
如何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呢?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先把文章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充分交流,然后拟定“心灵碰撞”栏目,我自荐当主持人,学生推荐代表作为访谈嘉宾,拟定了三个问题:1. 找出最感动你的语句,谈自己的认识。2. 你怎样看待文中的母亲,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该怎样做?3. 透过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母爱又是什么?然后以采访的形式转向所有学生,问:1. 妈妈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做过什么?2. 假如此时妈妈就在你身边,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我找准切入点,将文本与学生的领悟通过语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流露的语言情境,为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搭建平台,以展示各自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此项活动把本课推向高潮,孩子们踊跃发言:“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妈妈,我要让您做天底下最幸福的母亲,我一定好好孝敬您!”“妈妈,你不要早出晚归的去工作了,将来我会挣很多钱,治好你的腿病!”“妈妈,今后我一定听您的话,不再让您生气了,我会好好学习的。”“妈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不会把您送到敬老院,我要亲自照顾您,我要做您最孝顺的儿子!”……回答问题时,男孩子的神情是那么凝重,许多女孩子说到动情处都落泪了。此刻,真情在教室里流淌,爱在教室里飞扬,孩子们的心在接受着感恩的洗礼。
朗读无声的文字,激出学生有声的语言,如百川入海,汇聚成涛,冲刷并净化着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文字之功、语言之美。
就这堂课的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来看,预设的两个目标均已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首先,这节课重视学生听、说的训练,课堂教学中的听、讲、问答、讨论等都是有效的实际训练形式,给学生设置多种听话、说话的情境,创造多种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发言率达100%。其次,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是领悟作品情理的好方法,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之后,感受到作品的韵味,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再次,让学生积累有关母爱的名言、警句、诗歌、文章等,并让学生选择背诵,这对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会有不少帮助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堂课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如一条无形的线索,将每个环节很自然地串接起来,为唤起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一面架起一座桥梁,这一点是非常成功的。
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在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人文性”的功能,用文章中美的形象和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时时充盈着一种美的情愫,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在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语文教学凸显耀人光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附属双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