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601

[ 刘克东 文选 ]   

在活动中激发,在作文中表达

◇ 刘克东

   “有真情实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针对儿童喜爱活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作文中表达情感,既练文,又练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归纳为五大活动:
   一、 参观活动,了解祖国蓬勃发展的新面貌,以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参观工厂:了解工业园区的快速崛起,了解工业生产情况,看现代化的流水作业,听工人们的介绍,使他们知道家乡的许多工业产品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观农村:去看农村建设的新变化,到农民家里去看农家的新生活,到农田里去看稻浪翻滚的田野。
  参观城市:到街道上去,看城市的新规划,听城市交响曲,感受一下城市的生活节奏;到商店里去,看琳琅满目的商品,听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
  在参观活动之后,联系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深化认识: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党的方针政策好。再让学生以《夸夸咱家乡》为题作文,来表达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片深情。
  二、 寻美活动,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危难之际见真情。一九九八年夏季的抗洪救灾便是极好的教育素材。多少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方便让给了别人。中国大地,天南地北,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俨然是一个大家庭。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安排学生看从灾区摄下的一件件真人真事的录像片段,再配上《为了谁》这首歌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然后,布置学生以《动人的一幕》为题写自己从录像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来看,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 览胜活动,观赏祖国的山水名胜、家乡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到景点游览或观赏家乡风光,或借助电教手段把祖国的名山大川移到教室,让学生观赏祖国的锦绣河山,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览后选取一两处镜头写下来,抒发热爱祖国的真情。
  四、 读书活动,追寻伟人英雄的足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具体做法分三步:1.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书籍,以伟人英雄的故事为主;2.开展读书竞赛活动;3.引导学生写出读后感。如围绕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谈自己的感想。
  五、 影视活动,回顾革命先辈的斗争史,以伟人伟业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学校近几年连续举办影视节活动,学生们观看了《八一南昌起义》《大决战》《烈火中永生》《李大钊》《孙中山》《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赵一曼》等影片,观后我及时安排学生写观后感。
  综合以上五点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从活动到作文的过程就是知情意行循环往复的过程,即学生在活动中知家乡、知祖国、知历史,而后有情,情真而意坚,意坚而行实,情动而辞发,活动过程充满情趣。
  这样多次循环,就能达到知广、情深、意坚、行实之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

在活动中激发,在作文中表达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