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523

[ 王志红 文选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实录

◇ 王志红

  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播放音响(蛙鸣声声,知了唱歌,流水哗哗,雨打荷叶),你能听出这是什么季节吗?
  激情介绍,引导感性把握夏天形象:夏天小姐姐来啦!来到我们中间。夏天小姐姐穿着什么颜色的衣裳,你为什么这么说?(火红火红,碧绿碧绿,湛蓝湛蓝……)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夏天真是位“热情”的小姐姐。
  2.小朋友,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的时候,你喜欢做些什么?你们见过大大的荷叶吗?有一个小朋友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
  [评析] 这篇课文的题目富有儿童气息,贴近儿童世界。在揭示课题时,我首先从声音、颜色入手,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感知“夏天小姐姐”的形象,赋予无生命的夏天以生命意象,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对充满迷幻色彩的夏天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从感性上体会“热情”的含义,引起对大自然相近、相亲、相融的渴望,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直观、想象丰富的思维特征,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3.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想变成荷叶?你有没有想过变成别的东西……)
  [评析]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课堂教学的主角吗?在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这时,学生明确了读的目的,朗读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同时也为课堂上老师的有的放矢打下了基础。
  二、 初读课文,产生问题
  1. 请你先自由读,读通读顺课文,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给小组成员听,也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想一想,你已经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在小组里交流。
  2. 小组合作交流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并指导书写生字。
  3. 图文对照,再流利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总结:
  (1) “我”为什么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
  (2) “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4. 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上述问题。
  5.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欣赏。
  6. 指名配乐读,交流读后有什么感受。
  7. 齐声有感情读。
  [评析] 第一,老师把握住儿童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采用“自由方式读——配图流利读——配乐入情读——生生对话尽情读、说”这几个步骤,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在充分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充分的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在充分的朗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十分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能力还比较低,他们的问题比较零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总结,使学生的思考点集中到课文的中心内容上来,可以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在课文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既突出了教学的目标,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又使学生觉得老师总结的问题就是自己思考的问题,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这就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播放音乐,做健脑操
  播放与心跳节奏相当的轻音乐,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健脑操。
  四、 欣赏感悟,探究新知
  1.“我”想变点儿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小组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1) 雨滴:
  师:雨滴像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睡在绿叶上的雨滴)雨滴睡在绿叶上会怎么想?你看到这个情景又会怎么想?
  生:雨滴睡在绿叶上很舒服。
  生:雨滴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睡在一张绿色的床上。
  生:雨滴想,我睡在绿叶上,真是舒服极了。一定会有许多人羡慕我的……
  师:多美的雨滴呀,让我们一起做小雨滴躺一会儿吧。绿叶是我的摇篮,风婆婆用手轻轻推着我,摇啊摇,摇啊摇。
  指导学生读出小雨滴睡在绿叶上时的舒适、悠闲。
  (2) 小鱼:
  “清凌凌”的小河是什么样子的?小鱼在水里游时又是什么样子的?(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学生欣赏,再让学生学着小鱼的样子自由自在地在教室里游一游)
  师:采访一下“小鱼”:你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来游去时,感觉怎样?
  生:河水清澈透明,我在水里游的时候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生:河水清凌凌的,我游泳时,可以呼吸到新鲜的氧气,感觉很舒服。
  生:我在水里游的时候,感到很自由,很快乐。
  ……
  指导学生读出小鱼的自由和快乐。
  (3) 蝴蝶、蝈蝈:
  师:“我”为什么又想变成蝴蝶和蝈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师:谁能上台表演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我想采访一下“蝴蝶”,你在花丛中穿梭时有什么感觉?
  生:我在花丛中穿梭,觉得轻松自在。
  ……
  师:蝈蝈会唱些什么?
  生:……
  (指导朗读,体会蝴蝶和蝈蝈的自由和快乐)
  (4) 新月、星星:
  多媒体显示夏夜美丽的夜空,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了夏夜星空的美丽。
  请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把感受告诉大家。
  [评析] 多媒体课件融声、形、色、图于一体,声光同步、视听结合,为教学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用画面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启开了想象的闸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以直观形象让学生感受美、亲近美。而且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实践的欲望,他们对现实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从而激发出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你又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是那条游入清凌凌小河的小鱼,你会觉得怎么样?会在小河里做什么?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读出自己的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又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我很快乐。”然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复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了语言。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引导学生欣赏、想象和表演,可以使学生走进课文描述的画面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欣赏、想象、表演中,学生沉浸于与大自然和谐亲近的喜悦之中。总之,多媒体课件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绚丽多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美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5) 荷叶:
  “真想”是怎样想?
  (课件出现池塘中荷叶的画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荷叶的样子和自己的感受。课文中把荷叶比作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荷叶的惹人喜爱)
  师:“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生:因为夏天的太阳很热,小鱼把荷叶当成了伞,让荷叶挡住太阳光,他们就在荷叶下做游戏。
  生:因为雨滴把荷叶当成了舞台,他们在上面唱歌。
  生:因为雨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非常开心。
  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仿照书上来说一句话。
  ( )来了,在荷叶( )。
  生:小蜻蜓来了,在荷叶上面休息。
  生:小鸟来了,在荷叶上唱歌。
  生:小乌龟来了,在荷叶下乘凉。
  ……
  (交流所得:荷叶不仅自己美丽,还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评析]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胆识。这一教学片断看似简单,却蕴涵了智慧和深刻,尤其是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思维,而且积累了语言,活跃了教学。加上老师的激励和赞美,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增强了积极性。
  五、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 默想,教师表述:慢慢地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今天在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画下来。
  2. 作业:(1) 熟读课文,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2) 夏天来了,你还想变点儿什么?说一说。回家动手把夏天小池塘里的美景画一画。(3) 春天、秋天、冬天来了呢?你想变点儿什么?练习写一写。
  挑选你喜欢和能做好的作业做一做。
  [评析] 作业布置遵循了分层教学的原则,因为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方式和兴趣选择题目,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原有知识和能力的水平有所提高。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实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