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556

[ 黄素珍 文选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

◇ 黄素珍

  最近,我校就“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来看,我校作文讲评课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对作文讲评课认识不足,甚至毫无兴趣,参与度也很低(只有25%的学生能积极参与,有15%的学生从来不参与作文讲评课的活动);60%多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作文讲评方法单一,对自己的写作帮助不大。究其原因,在于老师对讲评认识有误区,训练有误区,指导有误区,具体表现在:
  1. 重作文训练,轻作文讲评。作文讲评是作文批改的延伸和发展,重视作文讲评,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文讲评课组织得好、开展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因此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在作文讲评课问卷调查的学生卷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教师重视写作前的辅导而轻视写作后的讲评。可能是教师的着力点放在写什么、如何写的指导上,对于作文讲评,尤其是对作文讲评课的实际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也许认为生米已煮成熟饭,讲多讲少对学生触动不大,关键是在于练。因此,作文讲评课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环节。
  2. 批改拖拉,信息反馈慢。依照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学生作文上交后,心理上还处于亢奋状态,对自己的作文过程记忆犹新。若教师把握好机会,在这个期限内进行作文评改、讲解、辅导,能使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时间一长,学生关注的热情会锐减,优点得不到进一步的巩固,缺点也得不到修正,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很多老师作文讲评不及时,不能及时反馈写作信息,甚至有些老师等学生忘得差不多了才来讲作文情况,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已全无印象,讲评效果可想而知了。
  3. 讲评形式单一,讲评效果欠佳。不能否认有一些老师在批改上是倾注了心血的。但从问卷调查中却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不少老师不注意讲评形式的变换,一堂讲评课俨然成了“新闻发布会”或者“作文批改论坛”,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则被动接受。另外,课堂讲评时间有限,涉及到的学生作文篇幅有限,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激励面太窄,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少数得到表扬的同学会有一些触动,但对大多数不会有大的收效。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呢?
  首先,作文讲评课上,老师要改变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又说:“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应把这一理念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然而在以往的讲评课上,“作文讲评”常常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也往往认为作文讲评是老师的事,很少有人把自己作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因此,在作文讲评课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的作文讲评课应该成为改良学生作文态度和作文习惯的主阵地,作文讲评应尽可能走进学生内心,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再认识。
  其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应努力改变以往讲评形式单一的现状,力求讲评有效果、有收获。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老师的讲评形式不甚满意,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评形式单一,枯燥无味,让人难以接受,作文讲评对自己写作帮助不大。作文讲评步骤大多是老套的“概述基本情况 ABC——摆优点ABC——讲缺点ABC——念习作ABC”。这种评改方法,课堂活动量小,学生参与度不高。一般讲评课尽管教师会宣读几篇优劣作文,会让学生订正修改作文,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讨论,但总量偏小,学生参与时多数情况下是不积极的,有些甚至事不关己,做自己的作业。参与面也较小,只有少数学生受到表扬,而且那也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代价换取的,这样的讲评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需要在作文讲评课上,充分重视讲评形式的多样性,如对优劣作文进行对比性讲评,对优秀作文欣赏性讲评,对中下游学生的作文中精彩片断和语句进行挖掘性讲评,分小组讲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努力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参与意识,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另外,作文讲评课中也应注重对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指导。只有教给学生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讲评作文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讲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不少老师忽视对学生作文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指导。作文讲评跟阅读一样,也有个传授方法、培养能力的问题。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需要在作文讲评课中及时提供不同文体的评价标准,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专题评议文章,在评议中逐步归纳出评议方法,然后再运用上述方法各自评议同桌作文,可加批加注。接着小组交流评议情况,扩大评议信息,最后小组代表汇报评议情况。这样示范讲评,授之以法,可以评一篇,带多篇,篇篇介入,人人参与,增加课堂密度,促进信息多方面的交流,提高作文讲评效率。
  最后,讲评课上,老师应强化针对性练习以巩固讲评效果。要保证讲评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巩固讲评效果。我们需要的作文讲评课是能让学生用讲评中获取的理性认识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的课。所以在讲评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围绕讲评专题,有的放矢地安排练写,让学生以讲评中获取的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如《这就是我》的讲评重点是“写好人物的个性特点”,讲评后我让学生做如下形式的小练笔:写《我的一位任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这位老师的个性特点写具体。这样的安排突出了训练重点,也强化了讲评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第二中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