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把口头表达与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农村小学比较困难,因为农村低年级小学生相对城市儿童来说见识少些,词汇量也少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必然影响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是怎样指导小学生口头表达训练,使他们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的呢?
一、 借助教材,加强说话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提供了较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中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有口语交际训练等。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 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儿童虽然没有经过规范系统的语言文字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教材中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的插图,更激发了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对症下药,强化训练。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ie”时,可练习四声说话:yē椰子树,我会画椰子树;yé爷爷,我爱爷爷;yě也,我也可以上学了;yè树叶,树叶黄了。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学会了ie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理解了字义,学会了运用。
2.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的口头表达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复述等形式进行。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我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得有声有色。然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肉被骗走以后,第二天,这只乌鸦又遇见了这只狐狸,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发挥想象,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乌鸦看见了狐狸,对狐狸说:“我们既然是邻居,就应该真诚相待,如果你向我索要那片肉,我可以奉送给你,你不必这样欺骗我。”有的说,肉被骗走以后,乌鸦很伤心,他痛恨自己没有一个好邻居,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孩子搬家了,永远离开了这片森林。……至此,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 在“口语交际”练习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如第三册“口语交际”《说说有什么不同》,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先看第一幅图,再看第二幅图;先看人物,再看有关事物,找出两幅图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接着启发学生同桌练说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展开讨论,并指名说。最后师生评议谁找得对,说得好。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样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不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加强了学习的合作性,而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二、 创设情境,激发说话欲望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图片、故事、游戏感兴趣的特点,去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如教学看图学文《秋天》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从上到下、由远到近地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象?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片刻就纷纷举手回答,有位学生说:“图上画的是树上掉下大片大片的黄叶,稻田是一片金黄的谷穗,一群大雁往南飞。”由此知道画的是秋天的景象。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教师还可抓住孩子们喜爱小动物、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利用活动时间,训练学生讲故事。如学习了《狼和小羊》《蘑菇该奖给谁》《小动物过冬》这一类课文,就要求学生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学生们都争着上台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既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 立足课堂,进行口语训练
课堂教学是培养口语交际的主渠道,但这还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口语训练在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1. 捕捉生活现象,提供口头表达机会。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着手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比如,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谈谈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把有趣的故事引入课堂,和他们吹泡泡、捏橡皮泥;让学生把老师讲的话转达给家长,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识、技能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品质、思维等,相机作出恰当的指导。
2. 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六一”游园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欢乐之中,余兴未尽, 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最有意义的或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得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说话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