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589

  

口语交际能力须从低年级培养

◇ 田 青

  童年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学习、工作都是极其有益的。因此加强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因此家长在平时具体环境中对孩子口语交际方面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例如同小孩外出时就让小孩自己问路;在买东西时先让小孩自行去讨价;接待客人,到亲戚家做客,更是孩子进行交际实践的好机会。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口语交际的家庭作业,请家长密切配合。例如要求学生每天把学习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要求每天朗读课文给父母听;或者让学生每天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兴趣,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我们应有目的、创造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交流欲望,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大胆说话。例如: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出去观察,行前先告诉他们:“秋天到了,大树、小草、花儿、天气、小动物,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秋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秋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一定会积极发言。他们说,小燕子飞走了,青蛙妈妈找不到了,小草变黄了……学生列举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发现,兴致很高。
  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开展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往,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仅 “玩”得尽兴,而且说得流利,从而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在大庭广众说话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说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就会增强交际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学生语言表达必须达到某一水平的要求放在首位,而应树起学生敢说、乐说的信心。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一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有:向同学介绍“我的家”、自己喜爱的动物、自己学会的劳作,以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内容和生动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口语交际能力须从低年级培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