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7期 ID: 155901

[ 罗雄 文选 ]   

引入网络写作拓宽作文教学

◇ 罗雄

  内容提要:虽然语文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起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拓展,但是,作文教学的顽症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把网络写作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较之于传统的纸质写作,有以下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使写作回归生活,便于交流、合作与修改等。
  关键词:网络写作 激发兴趣 自由表达
  
  针对以前的作文教学流弊,语文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起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拓展,主要表现在:减少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突出“生活作文”,强调写作过程的互动和合作,强调自我修改等方面。
  这些新理念对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改变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低效”局面,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文教学的顽症: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或者说不悦纳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自由写作和个性化写作的理想前景也并没有展现。教师们也感到理念虽好,但显得大而空,不知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操作。
  笔者以为,传统的纸质写作模式对执行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存在着先天性束缚,如果把网络写作引入到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则能够更好地贯彻新课程作文教学精神,有望开拓出一片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网络写作,就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写作并把作品贴在网上发布传播的一种新兴写作方式。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超时空性、多元性、随意性、隐密性等特点。
  具体说来,把网络写作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较之于传统的纸质写作,有以下优势:
  
  一.网络写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996年初,山东荣成市实验中心为了解中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曾对该市某校的初二和高一的近1000名中学生进行一次比较严格的问卷调查【1】。结果表明,动力性困难是当前中学生作文的主要困难。时至今日,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害怕写作、不爱写作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不少老师也想方设法力求解决这一问题。最常见的是“广义发表”法,即利用墙报、广播站等手段在班级甚至在全校“发表”学生作品,让学生产生成功感。这种做法比起以前只在班上念个别优秀作文而言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就感,但是难以惠及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写作的成功感。如果引入网络写作,则可从多层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任意发表”的成就感。在网上,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任意发表在博客、BBS上,写得较好些的还可以发表在“榕树下”“小说阅读网”等文学网站上。较之上述“广义发表”法,看到自己作品的就不仅仅是本班或本校的师生,理论上是全世界的人,那种成就感,真是不可同日而言。
  2、浏览量的满足感。随着作品的上传,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浏览你的作品,当你看到点击率不断上升时,那种满足和喜悦,就是对写作的最好报答。
  3、跟贴的激励感。浏览你作品的人,有些会跟贴(网络语也叫“灌水”或“顶”),即写上一些评论。看到评论,就觉得自己的作品得到关注,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有老师一个读者(不少老师常常因为忙,走马观花的扫瞄一遍学生的作文,然后打一个分数了事)。如果作品被推荐为“精华”或是被赠送鲜花,那得到的激励是非同小可的。
  4、超文本创作的新异感。网络写作不像纸质写作,只能是单调的白纸黑字。它可以给文字配上声音和图画,以超媒体或超文本的形式出现。这可以更好地表现文字的内涵,增强文字给予读者的冲击力。这种文本创作方式,具有新异感和挑战性,符合中学生的好奇、爱刺激的心理,一旦成功,学生的兴趣将倍增。
  
  二.网络写作能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传统的纸质写作上,学生对着作文本常常感到没东西写,东拼西凑还是字数不够。是不是学生真的思想贫乏、感情苍白,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呢?不是的。“两本日记本”的现象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学生交给老师的是一本日记本,自己家里用的是另一本日记本。交给老师的日记本里内容干巴、篇幅简短,家里的日记本里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常有说不完的话。这说明,并不是学生真的没东西写,而是他们没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其实,言说欲倾诉欲是人的本欲,特别是当心有苦衷之时,这种欲望尤甚。祥林嫂的“逢人就说”,不就是最好的明证吗?我们中学生也常感孤独寂寞没有知心朋友可以说说心里话。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爱写作这一最完整的言说方式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写作规矩——立意要求功用要求等使写作背离了它的本质——抒真情表实意,学生不能“自由表达”!
  新课程虽然不在思想内容上作硬性规定,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老师们还是不大习惯那些思想性不强,格调不高的文字。而学生呢,面对着作文纸,他知道写上去的东西是要给老师和同学看到的,他就在心里想,哪些东西不能写,哪些东西能写。也就是说,现实的世界制约了他的言语自由,他“在阳光下”无法坦露心灵里最真的一面,因为这是人的一种自卫本能。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制造了一个可以“隐身”漫游的虚拟的“江湖世界”,这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最为广阔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在这个世界里,不必受到传统或者主流意义上的思想与道德约束。它的近乎“隐身化”的写作心态,导致了写作者的“面具感”与“狂欢欲”【2】。学生可以把感想、梦想、感悟、观点一吐为快,既不用担心内容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尴尬,也不用担心文笔不美而被同学耻笑【3】。学生可以在这个“江湖世界”里自由驰骋,尽情表达,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真正做到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
  
  三.网络写作使写作回归生活
  
  写作的本质就是表情达意与交流思想,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才强行赋予它神圣的使命。“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代圣人立言”等高要求渐渐地使写作远离普通人群,成了个别人的专业。但是,这是写作的真义吗?不是。写作应该是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写作,我们才“诗意在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写作使命的神圣化,使学生不堪重负,他们只好对写作敬而远之。现在新课程倡导自由写作,个性写作,就是对以前写作“伪神圣”的颠覆。但是,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不是说改就可以改掉的。这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来。比如“心灵的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等,还是有意无意的把作文当作教化的手段,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学生只能没有感觉地甚至冷漠地“善解人意”,代老师代社会立言,写小大人文章。学生真实的兴趣、爱好与其笔下的作文可谓“咫尺天涯”。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虚假的排斥是本能的,所以,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就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变弱【4】。
  网络“江湖世界”一出现,网络写作就勃然兴起,网络写手队伍不断壮大。在网络世界,文学已失去高贵的地位,正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的平民化,撕下了写作神圣的面纱,使写作返朴归真。日常化的场景与事物,堂而皇之成为写作的对象,个人琐事、情感哀鸣、心灵裸露不再被挤压。这种展示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的写作,不正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精髓吗?走下神坛的写作,让学生倍感亲切,受到学生的激情悦纳。这从网络写手大军中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大学生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中学生)可以证明。
  
  四.网络写作便于交流、合作与修改
  
  新课标重视写作过程,强调交流、合作与修改。这一精神在传统的纸质写作形式下是受到限制的。而如果在网络写作上,则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观。
  在网络写作上,学生把作品贴到班级网站上,全班学生立即就可以同时看到,就可以互相交流评改。学生还可以把作品贴到论坛或者个人博客上,其他人看到你的作品,就会回贴点评,这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学生随时可以根据点评进行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贴到网络上的作品,有效时段很长,比如博客里的日志,存放几年都没问题。长期保存,长期被游览和点评,自然也就可以长期修改。而纸质写作,由于纸质媒体传播渠道窄,作品传播面小,作品被阅读的次数受限,互相交流修改就不容易。加上保存时间(或者说传播时间)也不长,比如作文本,一学期一轮换,再次点评的可能性小,自然也就少有多次修改了。
  网络写作,还特别适合写作过程中的合作。比如,你写一个开头,贴在网上,征集续作,很多人就会应兴而作。再比如,我写一首小诗,你帮我配音,他帮我配图,一个多媒体文本就在合作之下完成了。这种合作的乐趣,是纸质写作所没有的。
  
  五.网络写作的其它优点
  
  1.网络写作容易培养写作习惯。爱上博客写作的人都有每天打开自己的博客的习惯:看看自己的博客有没有博友来访,看看自己的日志有没有人“顶”;然后就即兴“猫扑”(即回贴);再就是记下当日的感想见闻,发布新日志。有时很忙想偷懒,但想到博友们在等着看自己的贴,就不得不写。总之,博友、网友的期待与鼓励让你欲罢不能,写作不知不觉就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习惯了。
  2.以写促读,丰富思想,净化心灵。为了有更多的博友来点击你的博客,你必须主动地去“逛逛”别人的博客,读读别人的日志,然后留下“脚印”(即写点评论),然后请人回返。这样,你的博友就会越来越多,你也就会阅读越来越多别人的作品。这是思想的碰撞,也是心灵的交流。它丰富了你的思想,也开阔了你的视野。同时,你们还会谈谈心,网友的话常让你解开心理疙瘩,使你心灵得到净化,减少心理疾病。
  3.无纸写作,节约资源。网络写作,是临屏写作,是一种无纸化写作。如果全国的学生大部分以网络写作为主,那么节省下来的作文用纸是不可胜数的。这对于节约森林资源的重大意义自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是把网络写作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优点,它的前提是学生必须会操作电脑,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在目前,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条件上网。但是,笔者认为,这一局面很快就会改变,电脑普及到所有学生的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因此,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条件成熟的学校进行这一方面的开拓性探索与实践,以取得更多的经验去迎接网络写作教学时代的到来。
  在现行条件下,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引入网络写作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建立班级网站或教师个人作文专题网站。现在,很多大网站都提供技术支持,让人免费在他网站里建立二级网站,如果愿意交点钱,那么网站的容量就会更大。当然如果直接到电信去要求建立一个网站,一年也要不了多少钱(1000元以内即可)。网站建好后,教师可以把网站分为“学生来稿”“优秀作文”“作文技法”“作文经验”“作文资料”等栏目,学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资料库。还可开设论坛,让学生在里面发贴、跟贴。“贴”的内容可以是作文、随笔、日记、评论等。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地自由表达,学生可以不具名或用网名。
  第二,动员学生建立个人博客。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把博客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把全班学生的博客地址链接在一起,这样,学生之间互访就比较方便。
  第三,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各文学网站的论坛上,或者向“幻剑书盟”“榕树下”“潇湘书院”“起点中文”“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等知名文学网站投稿,他们由于不要付稿费,要求不高,发表率很高。写作水平稍好的学生,就鼓励他们申请当“驻站作者/作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动力的源泉。当学生们都习惯于网络写作,并乐此不疲时,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了。那时,我们语文老师所要做的就只是技巧上的指导和阅读深度的引导了。
  
  参考文献:
  [1]《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马正平著,中国人大出版社。
  [2]《网络时代的写作伦理》,张清华,《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0日。
  [3]《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开展绿色作文教学》http://www.blogms.com/blog/Comm
  List.aspx?PageIndex=0&BlogLogCode=100
  1893261
  [4]《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http://www.examda.com/
  gaokao/——fudao/yuwen/20070214/151132
  269-3.html
  
  罗雄,福建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硕士。

引入网络写作拓宽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