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是选取幻想插画艺术中的想象力表现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立足于幻想插画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就幻想插画艺术视觉创新表现、幻想插画想象力重要性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幻想插画艺术家用想象的艺术方式展示了一个个独特的幻想世界,在本文探讨幻想力表现的时候,也需要走近幻想世界去体验那种氛围与心情,诚实感受内在生命的创作作品,以想象的方式来探索以达到和幻想世界的互动。
关键词:幻想 插画 想象力 灵感
一.幻想的灵感从生活中获取
有一句格言,想要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不管是插画家、设计师、作家、雕刻家、作曲家、剧作家等各种类型的艺术家,都是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能够打动他们心底的灵感。
在寻找幻想灵感之前,首先要学会区分现实中“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不可以因为个人的喜好而错过了其他值得欣赏的东西。作为一个幻想插画家,在阅读幻想艺术相关读物的时候,还应该学习和接受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雕塑、建筑学、烹饪,甚至是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等都可以,探知的领域越广提供的内容也就越多。
个人生活体验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们生活体验直接与社会环境产生互动交流,感受着周围环境的所有变化。这些环境的不同变化直接刺激了群体大众,因为在生活中的不同感知而在内心产生了各种无法言语的复杂情绪,感受着更为复杂深刻喜怒哀乐,却通过肢体的表情动作显示出来,这些表露着内在情绪,指引了探究内心的重要途径,也暗示了内心隐藏的情绪与欲望。
英国画家Francis Bacon曾说过:“真实的东西给人的感受较深。”人们心中真实的感受直接反映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幻想插画家的创作经过理论、作品等探讨分析,来反应和感受真实内在的感觉,并转化为图像语言,剥离外在的束缚,真实呈现面对生命感受的创作作品。
二.幻想的灵感从资源中获取
灵感是不会凭空出现的,也不是被强迫出来的。当强迫寻找灵感的时候,结果却是一无所得,当心平气和、无欲无求的时候,灵感又会以任意形式出现在各种场合,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激发它们出现。其实在某些地方更容易寻找到灵感,例如图书、电影、电视、杂志和漫画等,这些都是幻想插画家主要的灵感来源,但是同时也要留意其他能让自己心动的事物,例如建筑、时尚和自然等,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等一起作为创作的来源。
艺术是不能脱离现实的,真正好的灵感来源于好的资源信息。寻找和选择好的艺术创作的资料来源会带来与众不同的灵感,只要用心寻找,会有大量的艺术品和创作可以被借鉴,所以十分有必要搜集一系列有助于灵感产生的资料。浏览名家绘画作品可以打开插画家的创作思路,激发出各种不同奇幻风格的灵感;阅读经典长短篇的文学作品同样也能激发创作的灵感,把作品中感兴趣的文字转化成视觉的画面。选择信息资源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识别力,要带着去伪存精的态度,找出几种主要的资料来源,然后以更高的标准,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若干资料,要少而精但是选择范围要尽可能广泛。资源可以借鉴但是不能一味模仿,更不能直接照搬现抄,这样会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幻想插画的创作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模仿复制,而是在创作中投入自己的情感想法。
三.幻想的灵感主要的资源
插画大师们的奇幻插画作品是获取灵感的最主要来源,它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主题和形式各异的作品风格。从中可以学习到奇幻插画大师的绘画技法,增加对作品的纵深感和真实性。各式各样的书籍为幻想插画家们提供了激发灵感和概念的宝库,在幻想的世界里面一切皆有可能。
例如:英国奇幻科幻作家钱纳·米维埃尔(China_Mieville)的《伤痕》,彼得·沃兹的《海星或大漩涡》,美国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海因莱因的《星际伞兵》,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雪崩》(Snow Crash)等。
所以把资源类型归纳如下:
(一)运动
体育竞技或是竞争激烈的场所或是一些文体活动的场所,特别是一些搏击拳击擂台或是舞蹈的活动。
(二)漫画
了解其他艺术家是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不是复制他们的想法,而是把他们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想法创造里面。例如:佛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经典漫画《夜魔侠归来》。
(三)电影
看最好的奇幻电影,特别是经典的动画片或是有华丽效果的影片,而且还可以借鉴电影摄像师采用的最新照明技术和运动中的多重视角,不同寻常的摄像角度以及其他特效来创作。例如:英国奇幻小说家托尔(J.R.R.Tolkein)金著的《指环王》三部曲。
(四)电脑游戏
电脑游戏能够展示精美和多角度的画面,它的神奇展示方法和便利的交互性甚至可以让人自由的融合其中,感受这种神奇的魅力。
(五)书籍
培养对不同写作类型书籍的感觉,从“剑与魔法”类型的奇幻文学到科幻小说,经典文学(比如《战争与和平》)、历史和科普知识。例如:罗伯特.霍华(Robrt.E.Howard)创作的《野蛮人柯南》。
(六)雕刻
传统的雕刻形象一般都有健硕的体格,值得我们学习。一般艺术馆和城市雕塑都是学习的地方。例如:法国雕刻家罗丹(Rodin)的任何作品。
(七)网络
最便利、最省时的资源来源,搜索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所有带来灵感的资料仔细收藏慢慢体会。例如美国奇幻插画家佛兰克.费雷泽塔(Frank Frazetta)和法国漫画大师墨比斯(Moebius)。
(八)画册
通过画册,可以观摩到艺术大师如何塑造人物。例如:约翰.威廉.奥特豪斯(JohnWilliam Waterhouse)或者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etti)的作品。
(九)人体参考手册
插画创作需要准确的人体,这就用到人体参考书来参考。日本出版了一套系列丛书《人体姿态参考手册》,上面有数百张不同姿态、不同角度、不同光照的男女体照片。美国伯恩·霍加思《动态素描——人体结构》它是第一本以人体运动步骤的画面形式,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表现有纵深空间感的人体的技法书
用丰富想象力创造的幻想性插画世界,也是属于幻想的范畴,构建幻想世界必须拥有三种能力和技术:
1.构建幻想世界的能力
(一) 组合的能力
即把两种或多种相似或不同的物体通过某种方式连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这里是指组合事物的能力与变成其他任何事物的能力,或者是一种连接的能力。
(二) 变化的能力
即物体通过转变外形或特征的,产生不同于本来形象的能力。这里指幻想自身具有变化的形式,可以变成任何事物,可以变成任何可能,但是自己本身还是不会改变。
(三) 还原的能力
即物体经过多次的变化后恢复原来外貌和属性的能力。这里幻想的能力是化可能为真实的能力。
这三种能力具有相互的连续性,想象力具有自我合成的能力之后,还会有自我变化,变化之后还会具有真实性。所以,幻想并不神秘,只是用联想加上更多的奇特想象,使创造形象更接近真实而已。
插画的幻想就是一种创造的想象,因为幻想是把储存在记忆中的各种事物,以各种方式的变化而表现,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还会加上一种甚至多种不同的事物,加以连接或同化,产生新的关系。插画的创作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力,在还没有出现的事物上发挥想象力,经过看似合情合理的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所以,联想加上幻想就构成了插画的幻想世界。
2.构建幻想世界的方法
(一)夸张
幻想世界是一个想象的夸张世界,所有的图画形象都有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幻想插画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夸张,让暗无光彩的事物染上斑斓的色彩。在幻想世界里面一切夸张都要以生活为依据,根源于生活,否则就只是空洞的。幻想插画中,场景的气氛、角色的形象、人物的个性以及外在神态的处理等夸张表达,都影响了画面主题的表达。在这里幻想插画的夸张是合情合理的,可以满足观者兴趣,而在夸张手法上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幻想夸张的艺术感,更突出了形象,让观者深刻难忘。通过不同的艺术夸张手法,营造出一个更加奇幻的世界,从而和观者的心灵达到共鸣。
夸张同时也是观者的天性,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总是带有一些夸张的特性,因此幻想插画表现出一些夸张的情节或人物时,就能特别的引起观者的兴趣,找到一些熟悉感,而且夸张也有着游戏般的感觉,更能增强幻想画面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二)拟人
幻想世界里面是不分“人”和“物”的,人和动物或是动物和动物都用共同的画面语言,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拟人,就是把非生命或是非自主意识的东西人格化,并赋予它们以人类一样的情绪、感情和智慧思考能力。拟人方式的运用使幻想插画的主体形象既具备了人的特点,又保留了它做为物的属性,使幻想插画作品有了似幻还真,似真似幻的美感。
拟人化是创作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幻想插画中拟人化的插画形象比重很大,这个和幻想插画家的想象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幻想的世界观里面,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在幻想插画中拟人化的角色,并不是真正生活中的人,它们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但是还保留着自我的属性,所以它们是一种结合体。拟人的方式运用不能随意更改本来具有的独特属性,而且还要注意到不同事物特有关系和自然规律。
(三)象征
幻想世界是插画师所创造出来的一个象征的世界。这里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它是一种通过某种具体事物把一种抽象的思想概念或感情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幻想插画中描绘的生活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的反映。幻想插画就是利用象征的手法巧妙的将幻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通过比拟或比喻来反映现实生活,因此象征不仅是幻想表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幻想创造的一种独特方法。而幻想插画中的象征必须和幻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幻想插画的象征,是通过插画形象自身或是插画形象的全部活动和内容来表现的。插画人物形象通常是象征性的,为了表现某种性格或说明某个事理,插画创作者把发生在生活的某些人或事、一些观念等等,把它们集中到插画创作中的人物身上,然后又根据不同的需要赋予以不同的个性,按照所创作的个性去表现,达到表现象征的目的。所以幻想插画中的象征性只能概括事物的某一点特征,并不能象征事物的全部特征。
幻想插画就是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运用,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以丰富多彩的幻想境界折射现实时,把象征的意义隐藏于作品之中。
参考书目:
[1]郑大弓著.插图创意设计[M]. 沈阳:辽宁出版社,2007年
[2]张燕翔著.新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吕江.张迅著.漫画插图[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年
[4]王受之著.美国插图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5]尹定邦著.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
[6]詹凯著.商业插图[M].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3年
[7]余秉楠著.现代德国插图[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8]杨为渝著.插图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9]黄鸣奋著.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10]王波著.FLASH是技术还是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盛容.王健著.插图艺术[M].河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美]E·H贡布里希. 林夕等译.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里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1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5]中羽著.美国插图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年
[16]钱家渝著.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17][英]安格斯·赫兰德. 任念文译.画笔与鼠标[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18]数码时尚——幻想艺术[J].北京:硅谷杂志出版社,总33.34期
许苏嘉,男,国立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