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论文对于大学公共英语的情境口语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阐述,从而将情景口语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方法与步骤
随着社会对新型人才英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成为考查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英语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生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为此,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就成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用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它指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基于教材的场景或环境,投身其中实际地去体会,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技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口语课以听说为主的特点,极具可操作性。它还能联系学生实际,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无形中溶入在学生听、读、说、演、练、用的过程中,使原本枯燥的东西鲜活起来。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识记和应用所学材料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目的。因而,情境教学在广大英语教师中深受欢迎。目前,口语课上细致的分析,精细的讲解和简单的机械训练已经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听、读、说、演、用所取代,学生学到的知识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而更广泛、更巩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也更趋于合理个性化。
一.大学公共英语中的情境口语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1.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地相互作用,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过程。情境口语教学模式正是依据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通过创设英语语言情境,训练学生听、说、写、用的能力,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新的文化行为和文化交往形式,逐步达到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2.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对意义学习理论的动机分析中指出: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倾向,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驱力组成,即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若要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使学习情境有吸引力。情境口语教学模式以境导趣、以趣导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无疑是学生认知内驱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3.情感和认识相互作用的原理
人的心理系统可以分为认知系统和情意系统两部分。在情知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认知起操作作用,承担知识的吸引、贮存和转化的任务;情感起动力作用,承担着知识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任务。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发动和促进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能引起学生积极的知识迁移、编码、记忆。因此,在英语语言学习中,通过创设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可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吸收、存储、内化。
4.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学生主观意识进行作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也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5.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为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相似性思维能力。
二.大学公共英语中的情境口语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情景,角色分配等方法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更多地接触感受英语,使用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口语教学模式可包括:
1.角色表演体验情境
2.典故导入呈现情境
3.媒体运用展示情境
4.时事导入贴近情境
5.音乐歌曲补充情境
6.游戏调动演示情境
7.组织讨论创设情境
8.社会实践增强情境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与水平,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大学公共英语中的情境口语教学模式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1.利用视频影像还原真实情境
情境主要指进行言语交际的具体场合。因此,在交际中构成语境的依据是话语或文句意义所处的外部世界的特征。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展现真实的外部世界特征,还原真实情境,是情境主题英语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可将每个主题通过视频影像展现出模拟的生活情境,将每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拍摄成视频教材,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中, 我们利用语音教室和光盘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到情境之中。这种方式充分利用影像的直观性、相似性、趣味性特点,创设出具体生动的场境,可使抽象的英语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听语言,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感受英语(feel English)、说英语(speak English)、用英语进行思维(think in English)、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behave in English)。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2.表演活动体会真实情境
情境主题英语课程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每节课都有Oral activities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扮演合适的角色,亲身体验和感受英语,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表演活动中学习运用Language Points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必要的环节将英语语言知识编成顺口溜等,实现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再通过Quiz的环节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点。学生在这种互动式的表演活动中很容易进入角色,准确理解并把握英语语言的适用范围,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3.物化英语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不仅是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讲授,还有异域文化习俗的理解、接纳与适应。要理解异域文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和设置真实情境外,还应设置英语实践的环境,即设置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交流空间和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家庭可以建设一个英语情境教室、情境书房,按照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布置环境,通过环境营造说英语、用英语的氛围,激发学习者说、用英语的热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以小组或半圆式面对面的座位安排方便学生用英语交流与沟通。教师授课中要用英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尤其是使用本教材进行授课前,一定要通过师生间的问候、学生的自我介绍甚至是有选择的闲聊,将学生直接带入语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与视频影像的模拟真实情境融为一体,真切地感受英语、真实地运用英语。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家对“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增加。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中起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把它付诸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争鸣.为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J].外语界,2003,(5)
2.斯金纳(美).言语行为[M].中国基础教育网,2001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Slavin,R.E.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4th)[M]. Allyn and Bacon,1994.
荆辉,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