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7期 ID: 155890

[ 刘红军 文选 ]   

怎样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 刘红军

  内容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技校是造就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摇篮,为现代工业和社会各行业输送高素质建设者。职业教育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重任。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 生产实习
  
  培养具有真才实用的技术工人是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任务,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实习老师的指导训练,而实习课是培养人才的场地,如何上好实习课是一个关系到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一.实习教师备好课是先决条件
  
  备课要力求严谨充分,要上好实习课就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实习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设备、备实习操作的各种方法,而且还要拟定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案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既要扣紧实习课课题的内容,又要突出讲解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键的第一堂课
  
  安全文明生产是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第一课,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学中要对各种机床、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用电常识,实习中工作服的穿戴要求及文明生产规范等进行反复认真的讲解,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还必须牢记。
  学生初次上实习课,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今后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个性差别,注意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顺利进行不仅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重视他们的共同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全班学生都能掌握好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都能得到发展。为此我在教学中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放慢速度,以使他们充分地对操作技术理解和领会。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赶上全班学生实习操作的进度,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
  
  四.发挥同学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习中的难题
  
  在课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把本课题该讲的都要讲解清楚,并且把本课题实习操作的重点,难点都要讲到,然后进行实习课题操作演示,使同学们能按着教师演示动作进行实习操作,在教师巡回指导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没有想到,教师有意识的把操作中的难题留给同学们自己来解决。
  
  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到“五勤”
  
  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巡回指导中的“五勤”就是教师不断在课堂巡视中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要领,从而加快技能的巩固和掌握。总之,“五勤”在实习教学训练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环节。
  
  六.结合生产实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在经过基本功和典型课题训练之后,其独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主要表现在:基本都能根据图纸要求比较正确的编制加工工艺和选用刀具;操作加工技术、测量技术也都已熟练掌握;课题工件加工的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如果实习教学总是停留在教师指定的课题训练上,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下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还使实习的消耗增加,实习成本提高。为此,教师就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由学校出面同一些生产企业联系,为他们加工一些零配件。把课题教学按产品生产加工要求模拟训练,限定加工时间,实行不合格报废制度,对加工合格的产品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利;结合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给学生讲解产品质量要求;这些产品的图纸、材料都是由厂方提供,这些零件的加工,不仅在实习中没有做过,而且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在把这些产品的图纸和要求交给学生时,会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在生产中所肩负的责任。通过生产实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习成本,变消耗型实习为效益型实习。
  
  刘红军,湖北襄阳市第三技工学校教师。

怎样提高实习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