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7期 ID: 155956

[ 田振堂 文选 ]   

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 田振堂

  小学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程围绕识字来展开。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识字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甚至对学生的终身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对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优化小学识字教学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新,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成为一种十分有利的教学辅助手段。现举例一二谈谈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一.看画面、赏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再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板书再美观,给学生的视听愉悦局限性也是暂时的、有限的,有时甚至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景。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描绘了秋天的田野美丽的景色。在课中可先放一段有关田野景色的片子,再配以美妙的轻音乐,将学生引人学习情景中,让学生通过画面对秋天的美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图上所画的景物,接着问:“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中的“飘”字怎样写呢?这就很自然地从学文过渡到识字教学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极佳。
  
  二.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写字
  
  运用多媒体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利用动画教学生字笔画,分析字型结构,以及运笔示范等都要比传统的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更直接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可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记忆摹仿掌握。遇上难写难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识字写字。如“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学生不易掌握,可以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以笔画声的音乐,让学生掌握笔顺,第四笔比较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放慢,学生看了之后可以加深记忆,通过练习能够充分掌握。另外对于一些多笔画的字,可以让学生跟着动画写字,先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将其组合在一起。还有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可以闪动易出错的笔画或部首,来加深记忆理解。
  
  三.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学生要学会一个汉字,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以此来强化记忆。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多种形式来反复练习:
  1.一字变多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多媒体,如出示“青”字分别让学生说出以此字为母体的另外的新生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后,移出形旁,从而变成新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这样的巩固练习,不但能扩大识字量,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形近字比较
  小学生用字分不清语言环境,不管字义,只要是形近的字便拿来就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必须通过练来强化记忆,从而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晴、睛”极易混淆,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晴”字,让学生知道“日字表示太阳,有太阳天气就自然晴朗了,而“睛”字的“目”旁则表示眼睛,可以通过闪动偏旁来加深记忆和区别。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固然有它的长处和优势,但它毕竟是一种工具,在教学中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人。所以在运用这门技术时,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恰当灵活的使用,才会得到最佳教学效果。
  
  田振堂,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